【商报时评】稳守安全 有序放宽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7月03日

香港昨日再录得零本地确诊个案,至此,已实现连续14日本地清零目标。因应本地疫情趋于稳定受控,港府昨再度放宽一系列社交距离限制及强制隔离检疫措施,并计划逐步恢复与澳门和内地的有序通关。香港防疫抗疫取得突破进展,在复常和通关上再向前迈出一步,当然为市民所乐见。不过,亦要提醒大家,切勿放鬆警惕!防疫安全始终是第一考量,港府必须在确保本地疫情不会反弹的前提下,逐步有序放宽相关防疫措施。

由周四起,香港将实行新的社交限制措施。最新限聚令最大改变在于C类和D类食肆的顾客容纳人数进一步提升;酒吧、夜店、夜总会的每人数上限放宽至4人;派对房间、卡拉OK每间房间上限8人。所有公众及私人泳池,如员工及顾客已接种疫苗,可放宽人数上限;而其他社交限制措施则继续执行。由上可见,儘管已连续14日本地清零,但由于疫苗注射率仍偏低,港府并未完全放宽所有限聚令,而是选择逐步有序放宽。

同样道理,在关口防疫及恢复对外交往上,港府亦并没有放得太早、太急。港府昨首度宣布已正式与澳门政府商量恢复港澳通行的可行性,同时亦积极筹划与内地通关,这是基于本港疫情清零的信心和底气。澳门和内地与港交往密切,且疫情总体控制较好,且未有输出情况,因此本港率先启动与澳门及内地的通关应是安全、实际及可行的。至于恢复与海外国家及地区的来往,港府则推出两期计划:第一期适用于已接种疫苗的香港居民,他们返港时可缩减酒店强制检疫至7日;第二期则可扩大至已接种疫苗的非本港居民。

港府在通关上坚持逐步有序的原则值得肯定,确实,外防输入须更谨慎和小心。一方面,海外疫情依旧严峻,变种病毒不断蔓延,而且变种病毒的病毒量及潜伏期都较长,稍有疏忽,就会导致病毒潜入本地社区;另一方面,本港全民免疫屏障尚未筑起,太过激进放开关口和强制检疫要求,容易引起疫情反弹。

所以,港府必须在严守外防输入标準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有序恢复与其他地区交往。如何严守外防输入标準?其一就是要求豁免或缩短检疫期的所有市民及游客必须已接种疫苗满14日;其二必须在关口严格把好关,通过病毒检测、抗体测试等多重筛查手段,尽最大可能把潜在病毒截堵在关口,严防输入本地社区;其三便是依据疫情风险等级程度,制订通关优先次序。首阶段可尝试与疫情稳定的地区通关,从这些地区来港的游客及返港市民,可豁免或缩短隔离检疫;而从风险较高地区抵港者,不论其是否已接种疫苗满14日,都不应该降低既有的隔离检疫要求。其四则是要设置熔断机制,若一旦发现输入病毒流入本地社区,就必须立即暂停与其相关的通关措施。

逐步复常和通关,是全球必然趋势,香港亦不例外。令人欣慰是,本港疫情稳定受控为社会复常和通关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毕竟全球疫情还未完结,香港疫苗接种率仍较低,港府在通关复常上须稳守安全、小心谨慎。

今日时报评论员 赵燕玲

上一篇:【商报时评】用好湾区平台 融入国家发展
下一篇:【商报时评】指引更清晰 港片天地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