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港疫情整体受控,港府昨(27日)宣布以「疫苗气泡」为基础放宽一系列防疫措施,涉及餐饮、娱乐、旅游等多个行业。政府回应各行各业诉求,在做好安全管控下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推动经济民生复常,是现实需要。同时,「疫苗气泡」展现复常路线图,配合「安心出行」,让公众看到最终解禁的希望,也为市民参加接种提供了实质诱因。「疫苗气泡」是全球抗疫的大趋势,香港能否走出疫情,实现社会全面复常、自由通关出行,还看疫苗接种,市民为早日回复正常生活,只要身体状况许可,都应积极配合,速打疫苗。
不难看出,接种疫苗将成为疫下市民的通行证。以餐饮业而言,根据新规定,将有ABCD四种营运模式予食肆选择,按不同条件放宽营业限制。当中CD两类食肆的员工须接种疫苗,员工至少接种第一剂疫苗的食肆,每桌可坐6人,延长营业至午夜12时,完成两剂接种的,服务可延长至淩晨2时,最多8人一桌。至于酒吧、夜店、浴室、派对房间等六类关闭多时的处所,将在「疫苗气泡」下有条件地重开。而打了疫苗的顾客,亦能享受到更多的自由和便利。
疫情困扰本港一年多,重创经济民生,波及各行各业,众多商家和业者早已水深火热,随时撑不下去,最新失业率也处于6.8%的高位,人人渴望尽早复常。政府兼顾防疫和恢复经济民生,将接种疫苗与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挂鈎,有序鬆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旅游、餐饮及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为了生计,相信会更踊跃接种,普罗大众外出少了限制,社交活动空间得以扩大,自然也增加了接种的动力。政府表示,会视乎疫情发展和第一阶段在「疫苗气泡」下社交距离措施落实情况,考虑在第二阶段进一步放宽食肆和其他处所的营运限制,市民早打疫苗一定能早受益。
无论是 「疫苗气泡」下的放宽限制,还是扩大「回港易」、推行「来港易」、落实港星「旅游气泡」等免隔离通关措施,本港有效控疫是前提所在。当前,香港外防输入面临较大压力,本地持续「清零」仍在进行,各方面的防疫工作不能有丝毫放鬆,要密切监察及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準备,有明确清晰的煞停安排,才能收放自如。
而香港疫情要彻底断尾,全面复常,经济复苏,归根究底要通过提高接种率来实现,澳洲和新西兰之间的旅游气泡启动,以色列全面取消了户外口罩令,成功经验已证明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特首林郑月娥昨表示,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要求香港做好防疫工作,完全明白香港要复苏经济,两地人员恢复有序往来至为重要。显然,能否与内地免隔离双向通关,关键要做好本地疫情防控,以及接种疫苗的人数大增,尽快实现群体免疫,两地通关就易达成。迄今为止,本港接种率偏低,距离达至群体免疫仍有一段颇长距离,提高接种率刻不容缓,香港有充足的疫苗在手,政府亦给出了社会经济生活复常的路线图,市民应打尽打,才能加快重启经济和通关的步伐。(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下一篇::【商报时评】防疫面前 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