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应着手研究「疫苗护照」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4月08日

文/ 今日时报评论员 赵燕玲

随着全球多个国家纷纷开始疫苗接种工作,是否设立「疫苗护照」恢复正常通关交往,成为了近期全球热议话题。儘管世界卫生组织目前表态不支持「疫苗护照」,但却并不阻碍多个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开始研究「疫苗护照」方案。可以预测,抗疫常态化的环球背景下,健康安全仍是通关的首要考量,当接种率达到一定比例,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会尝试推行「疫苗护照」以逐步恢复人员来往。香港作为一个外向型细小经济体和国际都市,更需要重建与其他经济体的交往,自然不能在研究「疫苗护照」通关措施上落后。

全球接种率最高的以色列已率先推出自己的「疫苗护照」,该国规定任何接种完两剂新冠疫苗超过一周的民众、曾感染新冠病毒后已康复的民众,都可通过卫生部网站或手机应用申请「绿色护照」;而内地亦推动中国版「疫苗护照」,日前,外交部正式发布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该证明展示持有人的核酸、血清IgG 抗体检测结果及疫苗接种情况,以方便中国公民出国及跨国人员来往。新加坡、韩国、泰国乃至欧盟内多国亦已开始商讨「疫苗护照」及互相认证的可行性。

本港已启动疫苗接种且疫苗供应充足,自然也具备推行「疫苗护照」的条件。早前,港府透露不排除会提供一些诱因鼓励市民接种,若市民接种完疫苗后可以申请获得「疫苗护照」,打针意愿肯定会大幅提升,毕竟许多市民都有回内地乃至出境的需求(不论探亲、商务或者旅游);此外,疫苗护照也可作为旅游气泡之外的另一项通关谈判基础,港府具有更多空间与更多国家和地区恢复交往,这也有助于本港经济复苏。

作为一个既紧密联繫内地又连接世界的特区,港版疫苗护照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研究。与内地通关而言,可以继续沿用「健康码」形式,在健康码程式内加入疫苗注射信息,并且两地应就认可疫苗版本达成一致,只要完成两地互认的疫苗接种便可豁免隔离检疫。而与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通关,就需要港府设立港版疫苗护照,当中涉及更多工作,包括「疫苗护照」内包含哪些健康信息、与哪些国家和地区通关、如何互认等等。当然,得益于内地已率先推出试行中国版「疫苗护照」,相关技术和平台都更成熟,港府也可考虑借鑒内地版「疫苗护照」方案,或加入中国版「疫苗护照」一齐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商讨通关互认。封关一年多之后,各国都有恢复交往、重启经济的需求,新冠病毒不会马上消失,全球疫情短时间很难完结,在后疫情时代,登记疫苗注射信息的「疫苗护照」必定会成为各国或地区出境和入境的必要证明文件之一。港府一方面要继续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做好疫苗接种安全把关和宣介,鼓励更多市民参与接种;另一方面也要着手研究「疫苗护照」,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接触商讨,为之后恢复与内地和国际交流往来做好準备。防疫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过最根本还是做好疫情防控,争取早日稳定控制本地疫情乃至实现社区「清零」,才更有底气安全通关。

上一篇:【商报时评】爱国者治港 老百姓有福
下一篇:【商报时评】广泛细緻解说 尽快妥善落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