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创科+金融 港深一条链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11月06日

深圳特区40载,飞跃发展有目共睹。深圳之勃兴离不开香港因素,本港既是贡献者也是受惠者,两地「拍住上」相互促进,亦是40年来的主旋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对港深合作提出了要求,即全面準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以及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推进港深高水平合作,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更高的起点上助力深化改革开放指明方向。港深合作必须与时俱进,紧贴国家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求共赢。而创科+金融、港深一条链的合作新模式,将形成叠加效应,是两地未来融合发展的最佳抓手,应当好好把握。

港深超过40年的合作中,从「前店后厂」到「引进来、走出去」,都发挥了良好的协同作用,深圳取得的成就无须赘言,香港也获得巨大发展活力和动力。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深化改革开放,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及更多自主权,对香港也是重大利好。两地合作如何与时并进、携手向前,须深入思考和探讨。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本报专访表示,香港与深圳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到今天和未来,两个城市新的发展引擎,应是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包括金融、专业服务各方面,尤其是共同打造在大湾区内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事实上,香港在创科领域有众多优势,包括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实力强大的高校等研发机构,基础研究实力较强;具备完善的知识财产权保护体系、健全的法律制度、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等。目前在大湾区,深圳创科产业已颇具规模且前程远大,亦有成熟的产业链,对接内地广阔的市场,惟国际化仍显不足,香港可将雄厚的基础科研能力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紧密结合,发挥与国际接轨的优势,在大湾区更好地发挥创新要素聚集、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较高等综合优点,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湾区提供有力支持。港深在完整的创科产业链中各有所长,理应强强联手,敢闯先试,推动全面深化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这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还可利用自身金融强项帮助创科公司融通资金链。本港在2018年修订上巿规则,容许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近年包括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知名企业纷纷选择在港上市,这个趋势方兴未艾。显然,在中美角力及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增加了环球企业所面对的风险的时候,香港资本市场不仅可以筹到资金助创科企业发展,亦有利于企业借助外资开拓海外市场,香港将继续发挥「门户」的积极作用,增强金融对于大湾区创科发展的支持。

「创科+金融」形成港深合作链条,必将发挥出1+1 2的效果。本港需要积极主动,推动港深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协同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更好融入大湾区和国家发展新格局,为香港谋得更广阔的前景。(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上一篇:【商报时评】国家发展新格局 香港迎来新动力
下一篇:【商报时评】融入国家发展新局 开创香港未来新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