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今日时报评论员 赵燕玲
香港本地疫情日趋严峻,昨日再新增52宗确诊个案,其中41宗都属本地感染,更有20宗未找到明确感染源,可见本地病毒传播链正不断扩散。因应最新本地疫情,港府昨日临时召开行政会议后决定恢复3月时的防疫政策,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收紧部分限聚令,包括全港所有食肆在晚6时之后不可堂食、只提供外卖,制定法例明确规定所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必须佩戴口罩,公务员可实施弹性上班,并呼吁私营机构居家办公,以减少人员接触聚集。
综观全球过去几个月的防疫经验,最有效的防疫措施绝对是宁紧勿鬆,政府当局在发现疫情开始蔓延升温之时,就必须充分评估考虑到最坏的传染情况,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严谨防疫原则,才能尽快控制疫情。美国政府当局鬆缓又大意的防疫政策,就是一个反面例子,其疫情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居高不下,港府应该从美国失败的疫情防控中汲取教训和经验。面对严峻疫情,政府首先在政策上决不能大意和鬆懈,更不能拖延和等待。
今年的新冠疫情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昨日世卫数据显示全球新增感染患者数字再创新高,可见疫情仍在扩散中,而许多此前已经基本控制疫情的国家和地区,近期随着陆续重启经济活动,也开始出现疫情反弹,香港是其中一员。面对抗疫持久战,防疫政策必须根据最新疫情灵活快速调整,现时香港进入第三波疫情,且本地感染患者居多,当局必须在严防输入的同时,切断本地传播链,严防本地疫情大爆发。其中一个重要措施便是收紧防疫限聚令,避免大规模人群聚集造成更多感染风险。昨日港府已经公布了最新的更为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此外,许多大型活动比如书展、香港电脑通讯节等都已推迟,这些都是果断、科学的防疫决定。
近日新增确诊患者分散香港各区,显示病毒已扩散至各个社区或大厦,现时各社区或已有许多病毒携带者或隐形患者。因此,若要最快确定传播源和感染者,港府必须加大病毒检测力度,如若之后本地确诊患者仍然呈倍数快速增长,当局应该考虑实施全民检测方案,进行一次彻底筛查。对比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后,北京政府随即启动大规模检测、共检测逾1000万人次,澳门检测力度亦是香港的10倍左右,香港无论在检测面还是检测规模上都明显落后。参照这两地的成功防疫经验,港府没理由不加大检测力度和规模。昨日记者会上,政府透露计划未来一星期会对安老院舍、司机或食肆员工等高风险群组进行全面检测,除了高风险人员,港府亦必须将检测範围扩至其他市民,这是最快锁定、追蹤及切断本地传播链的方法。
要尽快控制疫情,除了港府高度重视、收紧防疫政策和加大检测力度,亦需要全港市民的配合和容忍。经过近半年的抗疫,或许部分市民已出现抗疫疲劳,但面对此次第三波疫情,市民需要恢复年初的高度自我防护意识,唯有全城一齐努力,香港才能成功战胜病毒!
下一篇::【商报时评】确保香港国安法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