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抗疫初见成效 大家切莫鬆懈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4月24日


文/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哲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稍见消退迹象,昨日新增确诊个案为16宗,乃是连续2日处于20宗以下,亦是连续7日处于30宗以下,远远低于两星期前、即第二波疫情高峰时的50至60多宗。其中,撇除潜伏期身处外地的怀疑输入病例,昨日确诊前没有外游纪录的本地感染个案,更降至只有1人。毫无疑问,以上都是积极向好的信号,但在稍舒一口气之余,大家千万不能鬆懈下来,切莫麻痹大意,必须继续严谨做好防疫抗疫工作,不然前功尽弃,悔之晚矣。

一来,相比第一波疫情,本港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大多徘徊个位数字,目前第二波疫情仍未摆脱双位数增幅,意味要谈疫情威胁解除肯定言之尚早。二来,近期本地感染个案之中,不少均没明显感染源头,说明市区内或存隐性传播者,亦即社区爆发风险依然存在。三来,不论是海外回流港人人数,抑或相关新增确诊数字,近期虽然有所下跌,但连日来还有数以百计香港居民经机场回港,在海外疫情仍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香港未来还须面对海外输入病例风险。更重要的是,随着累积确诊个案愈来愈多,医疗体系已无法承受更多患者。为了纾缓床位供不应求问题,二线隔离病床早前已投入服务;而供应同样十分紧张的检疫中心,今日起也不得不採取新的「10+4」安排,即部分人在入住检疫中心10天后,余下4日要戴上电子手环回家进行居家隔离。不必讳言,两项措施均非最理想的上策,但若新增确诊个案持续上升,并衍生更多需要隔离的紧密接触者,这种不理想的状态还注定会进一步恶化。

即使香港近日出现大量输入病例,可幸病毒并没广泛渗入社区,迄今均无什幺一发不可收拾的社区爆发,新增确诊数字且由高位大幅回落,证明这段艰难时间裏面,市民大众时刻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以及政府採取的系列防疫抗疫措施,皆开始奏效发挥作用。一连四日的复活节长假昨日展开,不少市民趁假期纷纷涌到各处散散心 大家需要放鬆心情、纾减压力,这绝对是可以理解的,但于此疫情转捩点面前,全社会更加需要坚持下去,继续咬紧牙关,守一守、忍一忍,切忌过分鬆懈,以致乐极生悲,令疫情低位反弹,白白浪费了前面艰辛的防疫努力,也对不起冒风险日日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们。

始终,要香港的经济社会及市民生活全面复常,根本办法只得一个,就是完全走出疫情阴霾。大家都明白,任凭政府如何支持僱主僱员渡过难关,甚至令财赤暴增到相当于GDP的近10%,到底也仅能治标地帮一帮;有谓长贫难顾,要真正治本的话,必须早日告别停市停工的手停口停之窘,让市面运作恢复正常,否则政府派钱再多也于事无补。此外,由学校复课到DSE复考,都要求疫情维持好转势头;若然疫情不幸地又再恶化,莘莘学子的学习及升学只怕更受打击,这一切都是大家不愿见到的。

所以,只要继续严格地好好守下去,市民大众一起努力,坚持到底,切莫有一丝鬆懈,香港才可能早日战胜疫情,并从疫情中复活重生。

上一篇:讲真D | 蔡政府「反中」竟还想赚陆生的钱
下一篇:【商报时评】迎难而上 改善施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