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游成魔路莫问 校园何处有清流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1月30日

特首梁振英前天下午出席一个青年峰会活动,谈到城市规划和青年在社会事务中的角色,言词恳切,颇受与会者欢迎;但有个别青年却在提问环节指责政府前年以催泪弹「打压佔中」,更以粗言辱骂特首,最后被逐出会场,行为令人侧目。

事件当然只属个别行为,但却恰好反映了当前一些年轻人的「特质」,就是只知坚持己见,完全不考虑不同声音,更不接受任何批评意见,亦不知礼貌与尊重为何物,稍有不合意,立刻就反唇相稽、拒绝沟通,一旦出了事,就是别人的错、政府责任,而完全不会反省自己的责任与过失。小至论坛活动上的无礼发言,大至违法「佔中」以及近日的梁颂恆、游蕙祯「宣誓风波」,反映的都是同一问题,而所有这些「出位」言行的背后,就是不懂得历史和现实、不尊重法规和权责,目空一切,任性妄为,直到触及法网或踩上「底线」,才知道闯了大祸。

而眼前,最令社会人士感到困惑和忧虑的,就是「港独」思潮在青年学生中的出现和蔓延。而「港独」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正正就是当前特区青年问题的实质和缩影。

对此,有人认为,「港独」根本不可能成事,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对付之。此说就是对青年问题完全不了解的「外行」之言。

事实是,对一些「港独」分子如黄台仰、梁天琦以至近日的梁、游而言,「港独」能不能「成功」是不在他们考虑之列的,他们只是因为「不喜欢共产党」、「不想成为大陆的一部分」,而且「香港九七回归也没有问过我」,所以就要实行「本土民主自决」、「我城我话事」,就要「取回香港自主权」,包括「独立」也是「可以考虑的出路」。

而对这些完全昧于历史和现实的「回归后」一代而言,国家民族历史和苦难是「上一代」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不必为此作出什幺承担,相反,当权者「无权」去阻挡他们「实现理想」……。

因此,事实摆在眼前,「港独」问题的出现,显示回归以来教育工作包括国民教育和爱国教育,在推行上未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青少年学生没有发挥正面的启迪和引导作用;教育当局的官员把重点放到了什幺「课程改革」上,把教育「切割」成按课时多寡、佔考卷多少分数的「商品」来分配,而其结果就是「中史不成科、中文去古文」,《苹果日报》成了「通识科」的「教材」,爱国爱港被抗中乱港所取代,学生名副其实的被「洗了脑」。

中学如此,大学更不堪,学生在毕业礼上对主礼校长和校监以「屁股」或「三鞠躬」相向而没有受到任何惩处,歪风恶气还能不嚣张?梁游这样的大学生还能不以口宣「支那」、Fxcking中国为乐事吗?

上一篇:社评:全国人大主动释法 帮了特区法院大忙
下一篇:万众同心撑释法 拨乱反正须落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