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私政客毁掉故宫文化馆/孔兴洲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1月14日

林郑月娥昨日联合多位关键人士举行记者会,就公众关注的三十二个问题作出全面、细緻的回应。尤其是一些公众关注的焦点,例如有没有「跨过程序」、有没有「私相授受」、是否「挤牙膏式」回应等等,都有令人信服的资料与回答。自此,关于西九故宫文化博物馆的所谓「争议」,应当放下了。不论出于什幺的政治主张,但是「西九故宫」对香港有着重大的正面益处,各政党应放下偏见,勿让自私的政治主张毁掉这个关乎香港整体利益的建设。

林郑开诚布公化解疑虑

不论下一届行政长官是谁,都应当本着对七百万市民整体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放弃或破坏「西九故宫」显然与民意背道而驰。

自去年12月23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后,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疑问,而政府在作出回应时,受到各种因素牵扯,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未必都能準确传给市民。正因如此,政府暂缓本于前日开始的公众谘询,而是换以由林郑月娥等关键核心人士共同举行的记者会,全面回应各种坊间的质疑。

应当说,林郑月娥的回应,资料详实,具有说服力,而进一步公布的资料,更是打消了一些不必要的疑问。例如,对最核心的问题如「私相授受」与「跨过程序」,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回应指出,每一个大型机构,包括政府,都有一些权力和授权。以政府和立法会的关係为例,指不是每一个工程、研究及前期準备都需要立法会拨款,因为立法会授权了政府在特定金额限制下可以自行判断动用公帑去完成工作。如果是工程或顾问的工作,金额限制是3000万,只要是3000万之下就可以在授权下完成工作,而非工程项目的限制是1000万,西九管理局的相关限制就是500万。

换言之,所有政府批出的西九顾问合约,包括对严迅奇的合约,都没有任何绕开程序、破坏制度的问题,完全是西九管理局权力範围之内。事实上,政府不可能每项事都要谘询,更不可能每项权力範围内的事都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如果认为西九是「偷步」的话,特区政府每一天都在「偷步」。正如一个工地上的地盘,如果没有前期工作及可行性评估,难以讨论兴建何种建筑物。

因此,对「西九故宫」的核心质疑已经没有任何可站得住脚的理据,攻击指责政府的理由根本是「为反而反」。由于资料準备充足,对林郑攻击最激烈的公民党议员陈淑庄的回应,已不再如此「理直气壮」,由数天前攻击林郑「妖言惑众」,到昨晚变成「不尽不实」的说法。这已经充分证明,再想利用事件去针对攻击林郑,已经很难令人信服。

问题也在于此,为什幺「西九故宫」这幺一个对香港如此有利、得到市民一致认同支持的政策,会遭到如此不寻常的政治攻击与不择手段的抹黑?林郑月娥对此作出了一针见血的回应,她指出,「做咗政府三十几年,从来都唔会自我评价」,但「看唔到私心同私利喺边」,她重申,如果有任何人想参与选举,第一个戒条是避免争议,但现时无可避免有争议。自己成为部分人攻击的目标,不是始于故宫项目,而是去年12月10日「不得不重新考虑参选行政长官」开始。林郑指,那日起攻击已冲着她而来,多了故宫项目只是「畀多咗子弹想攻击我的人」。

阻「故宫馆」 与民为敌

反对派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抹黑「西九故宫」、攻击林郑月娥,甚至安排一批支联会的成员到港铁站内打出「我饿但我吃不下」的横幅,意图将事件朝更严重的政治指控发展,其根本目的并非「西九故宫」,而是即将到来的行政长官选举。

众所周知,反对派一直攻击梁振英,并将政务司司长抹黑成「女版689」,这幺做,固然要给下届特首施加压力,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意图破坏特首选,为反对派支持的潜在特首候选人扫除障碍。所以在过去一个月以来,整个反对派阵营几乎空群出动,对林郑月娥扣帽子、污名化、妖魔化等等不一而足。到了前日,反对派头面人物陈方安生再加入战团,阴阳怪气地攻击林郑没有按程序推行政策。所有这些,目的实在太明显,市民不可能被蒙在鼓裏,中央更不可能被误导蒙骗。

必须指出,「西九故宫」对香港百利无一害,是促进香港长远发展、提升香港竞争力的极其重要一环,再大的政治争论也应当放在一边,不应将七百万香港市民的福祉作为政争的牺牲品。反对派如果真的如其所说是为了香港好,那幺就请他们回归理性,不要再无限上纲上线误导香港社会了。过去几年严重的政争已经对香港发展造成巨大负面影响,香港需要发展的机会,不要再让偏激狭隘的政客毁掉香港!

上一篇:特朗普会见马云释放政经信号/张敬伟
下一篇:社评:高效兴建港「故宫」 林郑创施政奇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