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理事长 陈勇
港深政府日前签署备忘录,携手在落马洲河套地区87公顷的空间,共同发展创新科技。消息一出,不少本地创科人才乃至普罗市民视之为喜讯,皆因河套区可塑性高,惜港深两地多年来就土地业权及发展机制问题各持己见,合作项目一直「只闻楼梯响」。如今双方同意在遵循「一国两制」及「共同开发、共享成果」原则下合作,势必拉动两地经济发展大引擎。
回归后,历届政府空谈经济升级转型,具体政策却欠奉,业界只能单打独斗,香港整体科技发展大大落后于日韩、新加坡及台湾等地。相反,毗邻的深圳却在高科技发展上大放异彩,打造了跻身世界舞台的企业与产品,更有中国「硅谷」之称。
事实上,香港不缺科技人才,例如大行其道的航拍机,其创造原型就是在香港的大学裏孕育,但由于深圳创业条件优胜,香港只能眼白白看着肥水流进别人田。随着全球创新科技不断演进,香港如不想沦为明日黄花,定必要把握好河套项目,让香港国际自由港的优势结合深圳科技创新产业优势,缔造共赢格局。
河套区发展前途光明,但阻力不容小觑。有环保人士称创科园会破坏具生态价值的湿地;破坏派又打「谘询」牌,扬言政府未问市民就包底出钱,加上地理位置远,变相为深圳「作嫁衣裳」。
有议员更恐吓指,一旦附有便利通关措施,内地员工涌入会抢走本地人才「饭碗」云云。谣言满天飞,当局在公开透明开展项目时,必须及早「拆弹」,扫除谬误。
下一篇::社评:创科成为本港经济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