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澎湃社论
在经历了这幺多次的 个案争议 之后,正当防卫的标准化应进入国家议程。
目前,最高检、山东省公安厅等司法部门,已经宣布将全面调查山东聊城 辱母杀人案 。
个案的问题要解决,曲突徙薪一样重要,正当防卫的适用标准制订,应进入国家的法治议程。
其实,关于正当防卫在个案中的适用,近年来屡屡引发争议。其间,并非只是 法与情 的冲突,而是法律学术界、司法机关、律师界等广义的法律共同体,对正当防卫的适用,有着很大的分歧。
什幺样的防卫才是 没超过必要限度 ?什幺样的情况符合 紧迫性 ?各方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执行标准,不少地方 土政策 横行,法学界和司法界之间又互不认可,如此种种难免影响司法裁决的公信力。甚至,因为 正当防卫 极少被判决所适用,有学者将称之为 沉睡条款 。
法治就是要消灭 任性 ,既包括公民个人的任性,也包括 权力的任性 。
在经历了这幺多次的 个案争议 之后,正当防卫的标准化应进入国家议程。建议由最高法、最高检,乃至国家立法机关,联合公安机关、律师界、学术界以及社会相关方面,全面调查、梳理目前中国的正当防卫案件和判决结果,加以条分缕析,通过公布系列的典型案例,构建令人信服的正当防卫标准,以释明法律本意,避免无休止的争议。
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争。而现在的问题是,正当防卫的 边界 比较模糊。这使问题被 悬置 于空中,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造成溢出法律渠道的争议。
法治是具体的,希望国家司法、立法部门能早日推出正当防卫的系统化适用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争议,让公民在面对危急情况时知道该怎幺办,以强化法治的可执行性。我们在期待一锤定音的 国标 。
下一篇::电缆背后的聋子式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