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穷人吗?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2月04日


作者: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 白仲祺

乐施会最近公布一项研究报告,名为「The economy of the 1%」。报告指出全世界贫户悬殊问题越来越严重。62位最富有的人士,总资产等于全球最穷的百分之五十的总和。相信很多人看到报章报道,包括笔者,都感到惊讶。所以笔者就对于报告的数据等作出研究。

乐施会的报告是引用瑞信银行早前公布的世界财富报告。从数据中,会看到如果将全世界所有人的财富排列,最穷的十分位当中,欧洲和北美洲各占人数大概为百分之十。但是,在全世界最穷的人,中国的人数竟然差不多是零。虽然祖国经济已经突飞猛进,相信没有人会觉得欧美的穷人比中国还要多。

谁富谁穷分辨不清

原来,乐施会引用的「资产」的定义,是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为何欧美反而较中国更多穷人?中国储蓄率高,反而欧美国家,不断鼓励国民借贷。在欧美国家,一个年轻大学生,没有资产,但可能已借下大量学生贷款。根据乐施会的定义,一个人可以有数千万元存款在银行,但只要借贷更高,在这个报告的排位,将会比一个身无分文,每日糊口都成问题的人更低。「负资产」这个概念,香港人最清楚不过。负资产当然是重要问题,但是比起世界上真正贫穷的人,怎能相提并论?换句话说,这个报告根本绝对不能清楚指出谁为富有,谁为穷人。

其实,在先进富有国家才能容易获得借贷,所以相对真正贫穷人士,可以说他们已是幸福的一群。这个报告对于贫穷利用错误的定义,所以得出的结果,亦为错误。事实上,在欧美差不多一半的大学生,竟然被计算入全球最穷的十分位之一。

绝对贫穷人士减少

至于相对贫穷方面,就算乐施会都承认从1990年到2010年,处于绝对贫穷的人,减少了百分之五十。笔者认为贫穷人士一个都嫌多,但是看到越来越少绝对贫穷的人,绝对是一个令人感到恩惠的现象。

乐施会的贫穷报告,亦提供了一些他们认为能改善贫富悬殊的政策,例如最低工资和增加对于财富收税。狮子山学会,一直都认为最低工资乃是会让穷人受害的政策。而世界各国,大多数都是支出过于收入,长期不断增加公共债务。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增加税收,而不是减少政府支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世界面对的人口老化问题,亦代表将来越来越少人能够负担政府支出这沉重负担。

所以,笔者认为如果乐施会想改善贫富悬殊问题,必须将报告的数据重新处理,令报告能真正分辨谁是贫穷人士,谁是在富有国家在没有资产下借贷。而且乐施会亦应该考虑他们建议的政策,最后究竟会帮到穷人,还是令他们变成受害者。

上一篇:网约时代的打车难是否刚开始
下一篇:南都:丽江打人事件需要权威发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