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有承担没欺场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1月22日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李秀恒

特首梁振英昨日发表其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全文34000余字,是历年《施政报告》字数最多的,方方面面都兼顾到,交代了特区政府近年做了什幺工作,今后香港应如何发展,也清楚展示,可说是一份负责任和有承担的报告,绝无欺场。

梁振英这份报告有点特别,就是在引言和结语中,都强调「香港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香港完全没有独立或以任何形式分离的空间。在『一国两制』下,每一个香港人都有义务全面遵守《基本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相信大家都明白,那是特别针对近年有小撮人鼓吹「港独」而说的。这个很有必要,因为一定要让全港市民都清楚知道,「港独」是死路一条,只有刬除「港独」祸患,香港才有好日子过。

迎难而上政绩有目共睹

梁振英今次用了不少篇幅来总结四年半以来,这届特区政府做了多少政绩。可能不少人受到一些政客言论或部分传媒的偏颇报道影响,总觉得梁振英上台后,什幺政策都是推出一项,「跪低」一项,无甚作为。但大家不妨细看这份报告,再客观地回顾一下,当可发现这届特区政府确是「迎难而上」,四年多以来施政尽管遇到重重人为障碍,仍然做出了不少成绩,特别是在扶贫、照顾长者和弱势社群,十分实在,效果明显。此外,在房屋、教育和增加就业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有目共睹。

作为商人,最关心的当然是经济和商机。记得去年的《施政报告》,梁振英把「一带一路」列为重点内容,笔者曾撰文表示欣赏,因为「一带一路」是由中国倡议国际共同打造的世界「大蛋糕」,而且随着亚投行的顺利创建,未来全球经济板块的变动,会有一段长时期由「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所主导,所以香港若不利用本身现有的优势积极参与,将来必定后悔莫及。

当时,笔者还提出建议,香港要抓紧「一带一路」商机,必须早作部署:一是争取尽快加入亚投行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加入亚投行,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基建融资方面发挥作用,并有利于巩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二是强化「检定中心」及「仲裁中心」角色 「一带一路」涉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法规和国情有别,在品质要求和交易过程必然会产生不少摩擦,需要大量的专业服务来应对,而这正是香港的强项。

逐渐融入「一带一路」

可喜的是,今次的《施政报告》,对上述两项建议都有回应。在报告中的第19段透露,亚投行已正式邀请香港加入为成员,政府期望于今年年中前完成相关程序。须知道,亚投行是致力促进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香港可以为亚投行在项目融资、发债、投资、财务管理及外汇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大有发挥余地。

此外,在第23段亦指出,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对此,特区政府表示会继续营造有利条件,强化配套和统筹。换言之,香港可以担当「一带一路」的「检定中心」及「仲裁中心」,将顺理成章。

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正如梁振英所言,可为青年人创造机会,也为未来几十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添加动力。所以,特区政府会继续推动教育合作和交流,让香港学生了解沿线国家,促进民心相通。新措施包括更新或微调中小学课程及制作适用教材、增加学生学习外语的机会,增加本年到内地「丝绸之路」沿线的学生交流团名额至5600名,并通过优质教育基金推动学生到内地及沿线国家交流。除此以外,报告还透露,政府于本学年起增设印尼「一带一路奖学金」,下学年亦会有两个以私人捐款设立的马来西亚及泰国「一带一路奖学金」。

社会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训是关键。特区政府就「一带一路」所需而及早培育人才,是有远见的,特别是奖励一些沿线国家优良学生来港读书,更是强化「超级联繫人」角色的高招。厂商会对此十分支持,并设立了一个「定额助学金」,协助一些来港读书的贫困学生解决食宿问题。有需要的话,本人也乐意出钱出力。

上一篇:到底是谁毁掉了周立波?
下一篇:2017,中国商战的第一滴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