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素质成本有多大?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1月22日

共享单车的素质成本有多大?

世间上,每天都会发生无数件事,但归根到底只有4件事,第一件是损己利人的事情,第二件是损人利己的事情,第三件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第四件损人损己的事情。

共同的「敌人」是用户

如果说,专做利他主义的雷锋,普通人难以做到;做损人利己的自私者,从人性上来观照,似也情有可原,但有些人专做损人不利己的、或损人又损己的事,这种非理性,就让你无比的郁闷。

最近大街小巷的时尚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就陷入到这种古老的郁闷之中。据内媒昨报,成都共享单车,被挂树上,被扔河里;深圳超500辆共享单车惨遭毒手破坏,堆积成两座小山;官媒人民日报昨发布的调查,宁夏公共单车近一半丢失或被霸佔;至于更多城市的共享单车,二维码被毁、车锁被撬,甚至直接砸坏车辆。

共享单车大战的上半场,看的是品牌巨头混战的热闹,摩拜、OFO、小蓝、小白,不断有新人涌入,试图挤进「最后一公里」。现在共享单车大战,已然进入下半场,这些互为对手的巨头们,面面相觑,发现彼此都犯了个共同的错误,他们在输给对手之前,可能首先会死在损人不利己的「用户」手上。遭遇人为破坏的案例越来越多,每天都在发生,据称摩拜单车在上海的月损毁率超过了10%。永安行单车成都区负责人也表示,公司每天收到的车辆损坏举报有20起左右,加上未被发现的,被损毁的车辆数远远超出了运营预期,巨头们总算明白了,真正的「敌人」是谁了。

素质成本变陷阱

实际上,任何服务业都存在这个问题。比如,饭店老闆遇到刁难的顾客;医院面对大量的急诊逃单;银行面对故意拖欠贷款的人造成的坏账 由于无法把这些不诚信的人区分出来,服务行业只能按照概率来制定一个价格。这就意味着,是那些「坏人」抬高了服务行业的成本,而这些费用最终会转嫁到全体消费者头上,实质上就变为了「好人」为「坏人」的破坏埋单。

从经济学来看,这是公平的。这叫做素质成本均摊,但从道德上看,这又是极不公平的。经济转型,需要大力发展服业,而这种不讲文明、不讲道德、不讲诚信所造成的素质成本高昂,已经并将继续制约服务业的转型升级,而要减低全社会的全民的素质成本,又非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所能做到,所以素质成本,必然造就素质陷阱,尽管共享单车是互联网绿色的先进代表,但技术进步,没有素质进步的配套。哪一天巨头们纷纷倒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共享单车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服务业的转型成败,不但取决于技术创新,更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升。

路人甲

上一篇:百年周有光,世事不胜悲
下一篇:“过年回谁家”,你怎幺做这道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