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港股几乎每10年就迎来一次股灾,包括1987年股灾、1997年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海啸,而3次股灾前港股不约而同节节上升。时至2018年,恒生指数屡创10年新高,令如笔者等「迷信之辈」心惊胆颤,市场气氛亦较过去的牛市平静,相信不少投资者提高现金比例持观望。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稳阵至上,不宜高追,持有优质股为妙。
基本因素配合大市上升
首先谈谈近期股市情况,恒指昨日(1月12日)收市报31412点,单日升292点,再刷新逾10年新高,并连升第14个交易日,创出最长升浪纪录。值得一提的是,有关收市价与2007年的32000点历史高位仅有咫尺之遥,而一个月前(2017年12月上旬),恒指却只在28000点至29000点之间,是次升浪绝对是来势较急。
升势急但同时未见太多重大利好因素,不利因素反而仍存在,例如美国减息缩表、朝鲜地缘政治等。当然,目前股市亦未致形成泡沫,大多数强势股如腾讯(700)、控(005),及中资金融股等皆有盈利,资产负债表亦稳健,港股估值大约逾16倍,相比美股逾20倍估值仍有不及,亦比不上过去股灾大牛市的水平。
基本因素仍合理下,笔者难言香港股市不会再升,只是「前车可鉴」,1987年、1997年及2008年时,市场亦不能预期「股市不久便会大跌」。因此,按笔者个人投资策略,不会高追任何股票,尽量持有优质股。
新地今月双盘齐发
至于什幺才算优质股,笔者就看中新鸿基地产(016)。第一,该股是蓝筹成分股,昨日比重约1.75%,大市如果继续抽升,新地亦会受惠,相信升幅至少不逊于大市。再者,即使按新地周五收报133元计,其市盈率约9.22倍,与资产价值折让约22%,收息回报则约3厘,仍有不错投资价值,如果以更低位买自然有更多水位。
此外,新地多项地产业务近期亦有好消息。商场方面,新地代理租务部总经理锺秀莲表示,展望今年第一季,预计10大商场人次将高达1亿人次,而营业额则可望达38.8亿元,分别按年升7%、8%。
新盘方面,新地今月双盘齐发,当中头炮马鞍山白石「云海」收票报捷,项目周四累收超过约2300个登记,以周六(13日)首轮销售118伙计,超额认购已约19倍。
特首林郑月娥去年曾多次表示政府会在供应手,包括加快转换农地作为增加土地供应的来源,虽然目前尚欠细节,将改进有众多农地的新地等地产商增长可能。
下一篇::理财行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