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交易背后的死亡陷阱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9月15日

中国农产品交易背后的死亡陷阱

中国农产品交易(149)本周一(4日)被港交所(388)引用《上市规则》第2A.06条,以损害不参与供股股东利益为由,否决其供股及发行票据的建议。港交所是次否决供股申请,属近年罕见的例子,但港交所今次出招,是否代表个案背后、近年极之盛行的「向下炒」操作从此收敛?

所谓「向下炒」是指股份被庄家炒高后,在高位派货,待股价急跌后,再在低位合股,并以极高比例及大比例折让供股。「向下炒」财技,十居其九发生在股权高度集中的「庄家股」身上,即使股价跌至1仙「跌停」,但凭着「合完又供、供完又跌、跌完又合」的伎俩,延续他们的「不死传奇」。

庄家股害股民损手烂脚

正因为「庄家股」绝大部分为股权高度集中,货源归边下,绝对能够为庄家提供足够诱因,将股价舞高弄低。不少散户以为股价上扬,纷纷入局,成为瓮中之鳖也不知,待公司宣布供股后,既担心股份被大幅摊薄,又忧虑若不参加供股,手上股份惨变碎股,日后无法沽出,故唯有乖乖就範,无奈供股。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捱」,市场庄家就是看準小股东不愿蚀底的心理,不断诱使他们供股,最终小股东不仅丝毫没有进帐,更落得损手烂脚的下场。

以中国农产品交易为例,是次被否决的申请,是于今年7月的「5合1」、再「1供7」,并按每股0.45元、折让62.66%的合股和供股建议。中国农产品交易以大比例及大折让方式供股已非首次。2013年至今,中国农产品交易已进行4次类似的操作,最离谱的一次是在2013年,当时公司是「40合1」、再「15送1」、并以「1供15」方式供股,供股价为0.465元。

读者要注意的,就是当时的供股价,竟与今年7月的供股价极之相近,而这足以证明「向下炒」的威力之余,其背后死亡陷阱更是昭然若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类似中国农产品交易的资本操作,近年数不胜数,但为何唯独中国农产品是次合股供股申请,竟然触动港交所的神经,迫使其出手封杀?港交所突然辣手执法,是在为规管「向下炒」铺路,还是单纯「做骚」、找人「祭旗」,祭好向市场交代?

阿历士

(逢周五刊出)

上一篇:证监会:非一刀切禁ICO
下一篇:耐性比运气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