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公布的国泰航空2017年中期业绩,录得巨亏20.51亿港元,为历来第二差。而最差的一次,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的时期。
影响国泰业绩的原因不少,如燃油成本开支增加、新飞机亦令折旧、摊销及营业租赁成本开支加重、飞机维修费上升、多达两亿港元的离职补偿、还有因触犯欧盟竞争法而被欧洲委员会罚款的一次性特殊开支等等。但说到最具伤害性的,当然是国泰期内录得燃油对沖亏损32亿港元。虽然有关的亏损已较去年同期减少28%,但在过去两年多,国泰累计在燃油对沖亏损共达200亿元。
对沖又称避险,对沖可以应用在不同交易上,例如除燃油外、也可在外币、原料等等。简单地说,对沖交易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手法。一般对沖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
所以如果简单地说,若国泰不做燃油对沖便不用承担对沖亏损,甚至说国泰不用「输」大钱,这也不太公道。因为这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油价下跌上,忘记油价上升对成本的影响。事实上,如果国泰不做对沖,但油价却上升,也可质疑为何其不做对沖避险。
应优化对沖部署
国际油价经常大幅波动,而燃油却又是航空公司最大营运开支,所以为稳定成本,航空公司要根据未来油价走势预测,签订对沖合约,锁定来年、甚至几年后的油价,这绝对无可厚非。当然,合理的做法,不代表一定做得好。国泰会否抵住压力,继续对沖安排,并如何优化对沖部署,才是关键。
英国格林多大学财务学首席讲师
财务学学部主任 梁港生
(逢周一刊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