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强台风「天鸽」威力惊人,不但是5年首挂的十号风球,更由于其袭港时正值涨潮,致令本港多个低洼地区水位严重上涨。
据报天文台曾录得憃鱼涌潮涨达3.54米,是继1962年温黛袭港后,该处历史上第2高水位。而网上传来的片段,可说是触目惊心。
台风可致逾10亿元损失
红磡一豪宅的吊船被吹得前后左右晃动,多次撞向单位窗户的玻璃,致多道窗户玻璃被撞烂。而港岛东的杏花恏更成重灾区,遭海浪侵袭惨变水城,数十架停泊在地下停车场的名车更被水浸。另澳门的情况更甚,不少地区都陷入无水无电的困境。
台风算是香港夏季常见的现象,不少人在台风袭港时,都希望天文台可以挂高一些风球,便可以有一天半天的假期。事实上,台风可令工商业停顿,打一个令香港停工停课的风,以全年的生产总值,除以250天的平均工作天计算,一天便是过十亿元的经济损失。
反思指标数字背后意义
然而要準确估算经济损失,其实并不容易。例如:一场台风引致的交通影响或是个人生活上的损失,便不易估算。此外,还有台风对各样物件的破坏,如树木倒塌、山泥倾泻等等所造成的损失,也很难算出一个数字。
当然,因天灾带来的破坏,便得花钱维修。而维修的支出亦可令整个社会的经济产值数据上升。但有关的支出对人民生活根本没有任何贡献。正正如此,今天我们生活在无论是个人或机构都把指标数字看得很重的社会里,实在也应多反思指标数字的实际意义,而非只是盲目追求之。
英国格林多大学财务学首席讲师
财务学学部主任 梁港生
下一篇::大湾区城市应救灾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