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士
时隔两年,国家工信部再提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于近日发布《关于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的建议》的答覆,表示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开展城市公交出租先行替代、设立燃油车禁区试点,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统筹研究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由此可看出,中国在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这件事上,是动了真格的,并且在为全世界其他国家作表率,探寻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工信部在2017年9月首度释放「研究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的信号后,业界关于「禁售燃油车」的讨论层出不穷,但在国家层面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不过在地方层面,正以实际行动落实相关政策。其中最为活跃的是作为自由贸易港的海南省,在今年年初出台了禁售燃油车「三步走」的政策,宣布在2030年起在全省全面禁售燃油车,成为全国首个提出所有细分领域车辆清洁能源化目标和路线图的地区。而其他城市,则将更多目光聚焦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层面。比如深圳,在今年年初已基本完成了新能源车在公交车和的士领域的替代;比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都在新能源汽车购置、路权等层面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此次工信部的信息发布后,相信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将会在部分领域加速推进禁用燃油车,比如在物流、绿化、环卫等领域实现汽车电动化。
为新能源汽车铺路
从全球範围来看,「禁售燃油车」似乎已经是一个大趋势。此前德国、法国、英国、挪威和印度等国家,也陆续公布了各自的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时间从2025年至2040年不等。不过,禁售燃油车在这些国家是「只闻雷声,不见下雨」,只有模糊的表述,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行动。中国之所以如此做,除了在加快解决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外,很明显的一个意图是在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铺路。
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在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展上,一直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中国在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等问题上,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则能够率先发力,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连续四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并且产销量佔全球总量的50%以上。由此而言,新能源汽车有助中国的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迈向汽车强国的地位。基于这样的动力,中国有理由在禁售燃油车上起个「带头」作用。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不仅在意愿上「乐观其成」,而且完全有能力做得到。靠着强大的行政力量,中国在推动此事上显得柔韧有余,通过赏罚并举的措施,未来将推动市场的转向。即不仅在政策和补贴层面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而且在部分地区推行禁行燃油车的政策,来倒逼消费者、车企的转变。从这个层面而言,中国未来真的有可能引领汽车产业的转型陞级,终结燃油车的历史使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