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
「80岁了,还要还房贷」近日被刷屏。靠什幺还房贷,不让人照顾已经不错了;这就是愚公买房,世贷为奴。总之吐槽者居多,这种群体情绪上的渲洩,可以理解,但忽略了该策的巨大社会价值。
消除父辈财富法律风险
据传杭州农行近日将按揭最长可贷到80周岁,打破了最高年龄纪录。其实,本质上这也不是什幺新政,而是早已存在的接力贷的微调而已。
接力贷有二种形式,其一为「顺接力贷」,又称「合力贷」,指的是以子女作为所购房屋的主借款方,子女方的父母作为共同借款人,贷款购房。
一般申请接力贷的老人的年龄不能超过65岁,按年轻子女的最长贷款年限30年算,岂止80岁,理论上95岁的父母仍要还房贷。这能有什幺好处呢?还真的有。
现在年轻人,单靠小二口的力量,在一线城市独立买房已经不太现实了,必须依靠父母,甚至祖父母,所谓的「6个钱包」的理论。但是,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对于婚前财产的分割,法律已打了一点补丁。但是婚后某一方的父母所出首付或帮助还房贷的房子,却要被没有出钱的离异另一方分走一半,其中部分并非婚后共同创造的财产,实际上这就相当于侵佔无辜父辈的财产。由此在实践上,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但是,推出接力贷已在借贷合同上明明白白地约定为共同借款人。法律证据确凿,克服了从前的举证难题,父母可以合法地要回自己的借款部分。保住了自己的合法财富不流失,从而没有后顾之忧地把财富锁定在子女的房产中,不被通货膨胀贬值,所以80岁还贷的老年生活,反而更有保障。这也许是大多数讥讽愚公者所没有料到的。
促成一碗汤的距离
接力贷的另一种形式,叫做「倒接力贷」,是父母作为主借款人,子女承担共同还款的责任。不是上帮下,而下帮上,子女倒过来帮父母接力还贷而故名。农行的新政所定的最高可借至80岁,这样做有什幺好处呢?不只是可按照首套房办理,而是可以促成「一碗汤的距离」。
试问当下全国的年轻人有哪个结婚后,还愿意与父母「同堂」的?家庭小型化的已成国际大趋势。另一方面老龄化也成了中国的大趋势,空巢的中老年与子女长期分离,养老同时也成为世界难题。
据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碗汤的距离」亲和养老理论。二代住在一起,代际观念的不同,平添矛盾;住在异城异地,无法相互养老和育小。老人给儿孙送去一碗汤,或者子女从自己家给老人住处送汤,汤送到,既不烫了,又没有变凉。如此才非常的完美。
但是父母一辈子奋斗,首先为帮助子女在城裏买房,已经掏空了腰包,等到快要退休老之将至时,想与子女住在同城或附近,发现买房已无法贷款了。现在类似农行接力贷的推出,可以说,对于现在年龄在50至65岁的这一即将步入养老的群体,可谓雪中送炭。不必与子女分挤在一室养老,在一碗汤的距离附近,创造了条件,接力买一个小户型养老。相对独立,又不失亲密的距离,这是接力贷对于居家养老的完美贡献,「80岁还贷」并非愚公,而是智叟。


下一篇::月入2千中产门槛的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