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司法解华为困局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1月09日

回归司法解华为困局


上周,华为公司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事件即刻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直到周末,孟晚舟事件仍未有最后结果。最新消息,继传召拿大驻华大使后,外交部昨日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可见事态的严重性和中方的高度关注。加拿大拘押孟晚舟事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已对中加关係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不过,事件越模糊不清,越容易引发民众的好奇心。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关键节点上,孟晚舟事件极易引发联想,各方也急切拨开迷雾了解真相。于是乎,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出现各种猜测,有人甚至将孟晚舟被拘、华人科学家张首晟过世、荷兰光刻机企业失火联繫在一起,幻想出了一个「看不见的手」针对华为公司的「大阴谋」;与此同时,还有网友引述日本通信网络瘫痪的消息,并称其与中兴、华为有设备合作,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大呼「细思极恐」,引导网友往阴谋论的方向联想。

事实上,在国人展开阴谋论的想象之前,西方人早已极尽阴谋论来想象华为,各种阴谋论不时见诸西方媒体。无疑,这一方面与信息的极度不透明有关。一方面,华为公司极度低调,管理层鲜少接受媒体採访,公司的营运情况、研发情况都严格保密,甚至连薪资水平都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令华为身上蒙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另一方面,在这则新闻成为头条之前,不少人对孟晚舟是谁,她与任正非的关係如何,她曾经做过什幺都没有任何了解。换句话说,孟晚舟的低调,给了不少人「阴谋论」的操作空间,西方舆论因此常带已阴谋论色彩的观点来看待华为。

西方社会自我打脸

另外,作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的可能接班人,孟晚舟的被拘与被控犯罪,将极大影响华为的未来发展乃至全球经贸的走向,直接关係着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但是在巨大的关注之下,我们却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少之又少。再加上美加两国未有透露更多关于此案的细节,更给了民间添油加醋的想象空间。正如学术界早就指出的,阴谋论的流行,本身源自于利益的关切性与信息的不透明。换句话说,华为如今在全球的被动局面,正正是和这种「阴谋论」在西方的流行有关。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加对于华为的打击和封锁是应当的,亦不代表西方的阴谋论想象是必要和对等的。反而这恰恰说明,阴谋论的想象,常常将正常的商业竞争上升至地缘政治的斗争,将正常的商业手段幻想为你死我所的阴谋诡计。在这样阴谋论思维之下,双方必将陷入无法化解的对立和不断升级的冲突之下。而向来宣扬人权的西方社会,对事实不清,且没有提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给孟晚舟上铐和脚链,这岂不是自我打脸的行径幺。

也正如中国官方所强调的那样,无论是加方还是美方,都未有就事件,向中方提供任何孟晚舟违反两国法律的证据,如此野蛮拘押,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于法不顾,于理不合,于情不容,性质极其恶劣。

归根结底,当今世界纵然仍充满了不平等与尔虞我诈,但在表面上却始终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正如美方对孟晚舟的指控,无论是出于什幺样的政治动机,但在表面上却必须拿出其违反对伊朗制裁、银行欺诈等方面的证据。

因此,事到如今,抛弃阴谋论的想象,支持孟晚舟打一场堂堂正正的法律战,或许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蓝绿中生代上位?早着呢!
下一篇:大连之硬件 青岛的软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