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瞎眼的黑科技,在近来于深圳举办的高交会上格外抢眼,1号馆的VR互动体验区,有十来家企业展位,这些展位人头攒动。VR如此之热,有人大胆预期会火5年。
当看到灵童这个标题时,很多人一定会说「你疯了吧」。在一片沸腾声中,创维VR负责人表示,他们做好3年不赚钱的思想準备,莫说3年,可能有的VR企业未必能熬过一年半载。这让灵童想起,当年一哄而上的光伏和Led产业,没过几年就很快变成了过剩产业,成为去产能的朝阳产业。虚拟现实的VR如此魔幻,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过剩的新兴产业,现在还很难说,但资本已有望而却步的迹象。
烧钱大战看谁撑到最后
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奇境科技,其创始人直陈公司发展得益于前两年资本的介入,但今年明显感觉到资本在降温,他呼吁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回归技术,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不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真正回归技术并不容易,他们没有GOOGLE和高通那样的大型实验室,更没有什幺老本可吃。而且,现在投资的钱变得越来越聪明。想当初手游正逢资本市场高峰,不少资金来高交会抢项目,但这轮热潮并未持续多久,市场经历了几起几落,今年某大会计所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手游已呈现出增长乏力之势。资本总是走在行业的前面,当资本对VR变得越来越谨慎的时候,是不是好日子到头了?
统计表明,现在中国有近三千家VR体验店,还在爆发增长过程中。有人将其与影院做起了对比,影院中国有5000多家,不过,VR这一两年才冒出来,而影院的增长花了多少年,至少是从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从目前来看,这是一场烧钱大战,谁能撑到最后,有专业人士发出疑问,现在技术又到了临界点,是不是真的有公司能从VR里面赚钱。
莫重蹈山寨手机覆辙
还有一个现象是,不少人觉得无论什幺产业,只要VR+之后,就能产生奇效。果真如此吗?现实中,一些把PC、主机游戏直接VR化了,相当多的人都觉得体验不好。而且,从现有情况来看,VR体验都是单次的,缺乏回头客。这就反映出还有待提升内容、软件方面的更新和支持,也就是说关乎VR全产业链还较为初级。因此,以为和VR捆绑之后就能高飞的想法,未免天真。一位中国知名科研机构认知中心的科学家近来就表示,不少企业是有胆量,但科研实力和原创的专利明显不足,跟在一些国际大企业后面做模仿,这样的模仿会像当年的山寨手机一样,自行消亡。
灵童
下一篇::中国航空航天向南延伸说明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