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质造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1月30日

作者:张碧珊

都说女人钱最好赚,可每年到双十一心底总泛起丝丝蓝瘦隐隐香菇,抛开香奈儿、路易威登此类奢侈品牌执迷不说,好歹华为P9也终于「等到」三星Note7「出事」。可走过这些年,日用产品、化妆护肤品、母婴保健品,不论高端亦或低端,仍被外资品牌牢牢雄踞中国市场。感觉就像,喧闹的双十一粉饰着一切羸弱 质量、品牌还有信任危机。

盘点去年双十一天猫战绩,日用品销量冠军宝洁遥遥领先,其次则是威露士和联合利华,更有趣的是女装男装头名都被优衣库包揽。

崇洋媚外执迷不悟

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制造,抢占制高点肯定再无先机,放眼望去,宝洁、威露士还有优衣库,哪里是什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华大牌,都是寻常人家的日常消费品。过去3年,日本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年化销售增长率达到令人咋舌的62%。再来看看,韩国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悦诗风吟和伊蒂之屋,「抄袭」欧美大牌设计营销之后,以呆萌的价格顺利攻陷中国市场。

从宝洁到悦诗风吟,中国人对外国品牌,不论是服饰、化妆品、洗涤用品或是尿不湿,都有一种执迷不悟的情有独锺。究其原因,信任危机,中国人坚信外国出品更重监管,不会发生链条式偷工减料,更加爱惜自身品牌的羽毛。

经济增速减档,制造产能过剩,消费恰恰正是投资转消费拉经济开出的药方,要命的是,国民偏偏只爱外国品牌,疗效必然大打折扣。

顺手拈来一个恨铁不成钢的例子。作为老一辈的无产阶级,爱国热情那是毋庸置疑的,好不容易千挑万选买了一件千元的国货波司登,没一会儿羽绒衫就掉扣子坏拉链,伤心郁闷一整年,为安抚受伤心灵,次年同样在双十一抢了一件百元的优衣库,麻麻点评又轻又暖,接着就是无限感慨,此处省略万字。

还是先说中国质造的前世今生吧。中国质造首秀登场,幕后推手其实正是阿里,急于摆脱假货困扰的同时挽救莆田鞋业。据说,因为订单流向东南亚,导致产能过剩,直接冲击代工鞋厂,莆田政府找阿里帮忙,双方一拍即合。初衷无比动人,既能扶植企业摆脱贴牌代工、化解产能过剩,还能带动链条经济,从研发、设计、营销投入前所未有的人财物。只可惜,经过1年多,中国质造还没登陆天猫,也就是说无缘今年双十一,具体原因暂时不明,是质量不过关还是仍在努力。

质造迎来发展窗口

接着来一段煽情的,中国质造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即将翻页的整个10月,目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岸价、离岸价百点百点的跌不停,不管黑色星期五还是黑色星期一,都在渐行渐远。跨洋海淘的人群大多不是傻白甜,汇率也不是一咬牙一跺脚的小事。如此一来,美国产品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就已悄然被灭。再来看近邻,即便不拿三星说事,今天的韩国绝对刷新韩剧高度,女总统那剪不断理还乱的闺蜜情,部署萨德冷却中韩关系,未来两国经贸钱景堪忧,要是再顺带捎上日本,美日韩就被一窝端,仿佛大半敌手瞬间被扫平。

当然了,中国如果希望构造消费驱动型经济,只有华为一家伺机崛起恐怕还远远不够。

说半天也没切中要害。全球化说得美如画,可谁都知道,代工生产赚得就是辛苦钱,说白了就是别人吃肉你啃骨头,绝大部分利润都被外企「笑纳」了。

吼吼吼,质造至关重要。显而易见,眼下中国制造量产不是问题,否则又怎会出现产能过剩呢,由此可见,重提工匠精神也是同样道理,慢工出细活,用极致的品质挽回失去已久的消费者信心。央视工匠精神的宣传片都不晓得播了多久和多少遍,嘴动不如行动,落力监管才是保障品质的利剑。与其生产浪费,不如尽早监管介入,将不及格、无诚信、粗制滥造的产品及时清出市场;还有就是对诚信满满、视品牌为生命珍爱的企业,就该阿里帮政府扶实现资金脱虚入实;最后成为中国智造的坚强后盾,没有品质保证的智造那只是空中楼阁,只能看不能用。

上一篇:意淫APEC 「独」自嗨皮
下一篇:尊重常识尊重良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