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岸困局指引康庄大道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8月10日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潘锡堂

众所瞩目的第四次习连会本月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见是在两岸关係面临各种艰难险阻的困境下所举办,富含重大深意。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时提及中共对台的「四个坚定不移」,并且强调对「台独」的决不容忍、决不容许,不仅软中带硬地阐述中共对台政策的原则与方向不变,亦体现该政策的延续性及对台更大的善意与诚意。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也提及四点意见,强调「一个中国」、两岸和平、互利融合,及振兴中华民族,并吁请两岸互为启发,互相尊重,共促美好的未来。尤其,习近平在会见中又重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连战也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政治互信及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在在体现习、连二人都不约而同侧重「民族责任感」,实为陷入迷惘中的两岸困局指引出一条明确的康庄大道,即是两岸团结合作、携手迈向最后的和平统一与民族复兴。

两岸情势陷入困局

事实上,此次习连会在时机与情势上很类似2005年4月下旬北京举行的第一次胡(锦涛)连(战)会。当时由于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推动「正名制宪公投」及诉求「一边一国论」,两岸关係急剧紧张凶险,使得大陆推动完成「反分裂国家法」之立法,採法制手段来遏止「台独」分裂势力,就在那个危急动蕩的时刻,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毅然决然率团访问大陆、展开「破冰之旅」,并举行第一次胡连会、达成五项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景,从而为剑拔弩张的两岸关係导入了和缓的氛围,并引导和平发展的路径与方向。

无独有偶的是,此次习连会之举行在时机上也同样面临两岸情势相当凶险的关键时刻,因为在时机上:一、蔡英文上台以来由于首度「完全执政」,在野的国民党无法有效制衡,使得蔡当局或明或暗推动「去中国化」与渐进式「台独」,有恃无恐地力推「联美、亲日、遏中」的政策,却又标榜「维持现状」不变;二、由于特朗普政府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不仅在全球领域,甚至在区域上,均对中国大陆展开政经外交与军事上的围堵与遏制,使得中美关係呈现挑战与较劲大于机遇与竞合之新格局,让不可测的变数急剧增加;三、由于蔡当局「一边倒式」联美,加上美国国内瀰漫「遏中」、「制中」以免其快速崛起威胁美国之思维,使得特朗普善用美国国会持续通过一系列「友台」法案之机,不断出手频打「台湾牌」,却已濒临「一个中国政策」的边缘「红线」,不仅挑战中美关係的核心问题与利益,也使得台湾变成美国遏中的棋子,更倍增台湾最后沦为特朗普交易下的牺牲品之风险。

为和平统一奉献心力

正因如此,此次习连会具有如下几项深层意涵:一、习近平的第一个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可视为中共对台政策的基本原则,既然是基本原则,当然不容妥协与退让,无怪乎,习近平谈及对「台独」「决不容忍、决不容许」,要坚决反对和遏制。

对此,习近平稍后提及,两岸求同存异,只要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任何问题都可坐下来谈,但若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那就没什幺可谈的。这已足以回答蔡英文多次吁请两岸领导人可在不预设前提下举行会晤的倡议,可见只要蔡英文不承认体现「两岸同属一中」意涵的「九二共识」,就永不可能举行「习蔡会」;二、习近平主要以软性诉求提及另三个「坚定不移」,聚焦两岸交流、同胞福祉与民族复兴,不仅立足「两岸一家亲」,甚至将和平统一主轴定调,直接向台湾民众呼吁两岸同胞应心手相连共迈中华民族复兴的和平统一,在这过程中,既要将心比心、增进理解认同,实现心灵契合,也会逐步为台胞台企提供更多更新的同等待遇,更隐喻蔡当局切勿掉入「联美遏中」之陷阱迷惘中;三、连战讲话的四点意见中的第二点「两岸和平」及第三点「互利融合」均正面呼应了习近平的第三点「同胞福祉」及第二点「两岸交流」,尤其连战的第一点「一个中国」及第四点「振兴中华」,更具体回应了习近平讲话的第一点「坚持『九二共识』」及第四点「民族复兴」,也在在体现连战有意为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为改善两岸关係尽心尽力,同时也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透过增进两岸融合,进而迈向渐进式水到渠成的最后和平统一而奉献心力。

总之,此次习连会在诡谲多变且甚具挑战性的美陆台关係的背景下举行,其深层意涵值得重视与反思。

上一篇:作弊不再“主要靠视力” 防范监督更应该滴水不漏
下一篇:北大清华本科生直接落户为何引争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