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楼市定调,明确提出遏制房价上涨。不过与上次政治局会议相比,细心的人发现,在上涨的前面去掉了过快两字。于是不少人又浮想联翩,中央对楼市的政策将会出现重大鬆动。
再加上从预期来看,下半年也会执行较为宽鬆的货币政策,于是乎,期待楼市贷款新一轮放水的人徒然增多。期望归期望,灵童以为,未来对于楼市还会执行从严监管政策,资金面相对偏紧的局面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而且去槓桿的决心不变,也难以见到又一次大规模的「放水」。
房住不炒写入了十九大的报告,是对2016年以来楼市调控的定调,那幺未来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近来新华社连发4篇述评,灵童就觉得颇有深意。4篇文章的标题如下 《严格把「房住落到实处」》、《精準出击巩固调控成果》、《莫让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新的风险聚焦地》、《做好地价房价联动调控的大文章》。
资金通道越来越窄
控制楼市风险被列为中国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一斑。而且针对部分地区上面说一套、下面做一套的行为,此轮调控也不再停留于喊口号的阶段。比如前段时间,金融机构出台相关规定,向「以租代售」的房地产开发商说不,类似这样从资金源头堵住漏洞的调控政策,今年以来也陆续有出,想绕个弯、打擦边球来躲过楼市调控,从而获得资金的通道会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窄。
除了从资金源头把住以外,今年以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区域楼市出现升温的情况时,就会被亮黄牌或红牌警告,从而执行相对较严格的调控政策。今年过年时曾火爆一时的海南楼市,就执行较严格的限购政策。住建部等7部门下半年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开展治理房地产乱象的专项活动,严厉打击「投机炒房」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假房地产广告」等,这些举措都指向炒房,对于炒房容忍度明显从紧,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基调。
让金融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服务,脱虚向实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楼市调控的攻坚还会继续下去。灵童以为,在相当一段时间裏,楼市贷款上浮比例不会出现明显下降,目前所执行的首套房贷款基準利率上浮15%,二套房利率上浮20%的利率还会持续下去。
总之,现在就不是一个炒房的好年代,想借此赚快钱不易。但是,在实业不济的情况下,握有存款的民众会问,不买房还能买什幺?民间投资走到十字路口,自主创新的中国知识经济也走到十字路口,它们会走进同一个路口吗?(灵童)
下一篇::以全覆盖政策确保上大学“三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