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早前,美国电动汽车特斯拉获批在上海成立公司,开始了其「入华」的第一步。但鑒于特斯拉汽车产能不足,亏损不断扩大的现状,也有不少人怀疑特斯拉是否有足够资金在华建厂。直到上周,特斯拉表示,将向中国银行寻求20亿美元贷款,以支持其在上海建厂。
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票应声大涨16%,却引发不少中国网友大骂「空手套白狼」、「骗中国人钱」,有网友乾脆直接将马斯克比做「明天就回国」的贾跃亭。同样也有不少人批评政府银行为了吸引大项目,简直「没有底线」了。只不过,特斯拉来华建厂,中国真的是「冤大头」吗?
无疑,从目前的消息来看,为了吸引特斯拉,上海早早划出了临港区的大片土地,更兼有政策、税收等系列优惠条件,此次更是直接出钱帮其建厂,资金规模超过上百亿人民币。更何况,这20亿美元还只是初期建厂的投资,以新能源汽车的烧钱程度看,未来的生产、运营、销售等环节恐怕都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支持,整个项目的总体投资规模定会超过20亿美元。如此优厚以致有些「谄媚」的条件,着实会给人些「不平等条约」的观感。
如今只缺好项目
但坦白说,如今中国最不缺的就是钱,缺的只是好项目。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去槓桿初见成效之后,人行为缓解部分行业的资金短缺,已在上半年多次释放流动性。仅上月初人行的定向降準0.5%个百分点,直接就释放流动性约7000亿元。但在「房住不炒」和多数行业依然产能过剩的环境下,手握大量流动性的银行还有多少选择?起码相比骗子横行的区块链、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所谓「新领域」,新能源汽车多少算是一个已有明确市场前景的行业,更何况特斯拉这样已推出成熟产品的市场领跑者?起码对银行来说,有技术、有市场、有政策的特斯拉工厂项目,不见得比那些不靠谱的「新兴产业」更差。
应该说,一直以来特斯拉缺的不是订单和簇拥者,缺是能够转化为现金流的产品。受困于美国工厂的产能不足,特斯拉的产量一直难有突破。但在中国,我们不仅有大批的汽车零部件製造企业和完整的汽车製造产业链,中国工人也无疑在工作效率和综合成本上更胜一筹。特斯拉入华,在有望解决自身产能问题的同时,也必然将造福一大批中国的汽车相关企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如果发展顺利,中国还有可能以此,在未来新能源汽车製造领域佔据独一无二的话事权和主动权。在贸易战的背景下,这无疑有利于中国在国际贸易议题上的谈判筹码。因此,从长远来看,特斯拉来华建厂,不能只算账面数字。
至于不少吃瓜群众所担忧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等问题,便更是杞人忧天了。在过去几年各类政策的支持保护和天量的补贴之下,国产新能源汽车仍没有丝毫能拿得出手的成就,不少中国富人宁可忍受超高的价格和漫长的等待也要购买进口特斯拉,已经说明在政策的袒护和养育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只会成为长不大的婴儿。反倒是特斯拉这条「鲶鱼」进来之后,国内新能源汽车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活力。
当然,在如今阴晴不定的外部经贸环境之下,这笔投资必然会有不少风险。但若仅凭这20亿美元贷款就说中国人当了「冤大头」,那还真是小瞧中国人的智慧了。
流深
下一篇::D级危楼成夏令营宿舍,孩子们的安全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