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清誉与学者风範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8月10日

最近,在学术界发生了一起颇为尴尬的事,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被逾千名清华校友联名写呼吁书要求其去职,并且目前支持学校解聘的签名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清华校友在呼吁书中直言以拥有胡鞍钢这样的名教授为耻,认为他早前发布的「中国综合国力已超出美国」的报告是不学无术,误国误民。

从过往来看,在中国像胡教授这样被众多校友「唾弃」的案例实属罕见,可见其是多幺的不得人心。实际上,在学术界胡教授一直以来都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其过往的一些言论和报告并不被外界所认可,被认为有夸大其辞,甚至是沽名钓誉之嫌。单看这次使他「惹祸上身」的报告,很明显存在诸多与事实不相符的地方,其所採集的数据和研究分析方法有自圆其说的成分,很难让人信服。所以,当报告违背常识,却出自于中国最高学府教授之手,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动机和学术研究能力。虽然说应当尊重学术自由和维护个人自由言说的权利,但刻意哗众取宠甚至逢迎拍马屁的学术报告,大众理应奋起抵制,免得让这种浮夸之风盛行。这次清华学子看在眼裏,担心学校清誉被毁而做出上述之举,实属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及时纠正歪风邪说

当然,胡教授的学术水平如何,清华大学自有判断,最后会否响应校友的呼吁,那也是后话。但事情的发生,也足以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反思,即究竟学者该以何种姿态存在,以及如何对自己的言论和报告等负责,这才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情。近年来,中国高校学术造假层出不穷,论文抄袭造假屡屡被曝光,去年震惊世界的中国论文集体造假事件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说明目前一些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不以学术造假、学术不端为耻,这无论如何都难以令人接受。如果放任这种歪风邪说盛行,那中国的学术研究迟早会沦为一片沙漠。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曾经作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的一句流传极广的话,放在当下,仍让人肃然起敬。因为现今中国能够称得上大师、在国际上享有广泛声誉的人物实在是凤毛麟角。不但如此,中国现今所谓的一些专家学者,劲吹浮夸之风,追求的不是真理和学问,而是名利双收,这是中国学术界令人十分悲哀的事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胡教授这次被清华校友联名抵制,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中国全面超越论」给社会和决策层带来的影响,而是他长期以来所表现出来的对学术成果的不尊重及其他一些浮夸言行。总的来说,能够让人交口称讚的,只有真实可靠、经得住怀疑的学问,而胡说八道、坑蒙拐骗不是学者应有风範,最终也只会为人所唾弃和不齿。

豪士

上一篇:“怼文大战”提出了 社会治理新课题
下一篇:不愿和“精神病人”做邻居,“精英们”到底在怕什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