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家与河北经贸大学官网极为相似的李鬼网站,打着 武汉经贸大学 的旗号,开始在招生季招摇撞骗。消息传出后,网民又有了新发现,职教领域也未能幸免。宁夏多家媒体曝出一篇题为《 铁路学校宁夏招生,签协议包就业》的虚假广告。此类山寨学校,打着 高铁 空乘 的幌子,许以 包就业 就近分配工作 等虚假承诺,大肆忽悠,影响恶劣。
这些精仿者的本质,只在于盈利。它们始终瞄准了学生和家长的钱袋子,在全国各地以低分招揽学生,一旦有上钩者,便寄出录取通知书以假乱真,并让考生在其网站上缴纳学费。当所有 前戏 都演完了,剩下的,就等考生交钱,然后卷款而走,溜之大吉。
面对这种丑恶行径,如何有效地维护学生和家长的权益,摆在了管理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面前。这块毒瘤,危害之重,已经不再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对社会公平提出了挑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在战术层面上,给学生和家长一副 火眼金睛 。比如,规范和完善招生过程中的制度设计和技术细节。在招生季,学校须加强与家长、考生的联络。
同时,也可由权威机构发布 白名单 和 黑名单 。除了前面提到的 黑名单 , 白名单 则是指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名单和新批准学校名单。家长和学生均可以轻松查证。当然,这两份虽然是动态、可更改的,但就具体的招生年度和地域来说,其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只要稍作对比,许多山寨学校的尾巴都会露出来。特别是历年来的 白名单 ,其权威性和唯一性,成了市场检验的 试金石 ,应成为家长和孩子权益保障的 护身符 。
另外,完善网站监管,如收紧注册、材料提交、审核环节,让虚假网站难有可乘之机;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威慑和惩戒力度,大大提高山寨学校的犯罪成本等诸多方式,均可有效抑制 山寨系 精仿系 。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提升学校、考生、家长三方的防控和协作意识,尊重基本常识和常情,打消 低分进优校 包分配、保就业 等天上掉馅饼式的捡漏心理。在忙碌而烦琐的招生季,始终绷紧思想的这根弦,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范操控流程,落实各自的 责任田 ,方能让山寨学校无处遁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