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流行兴教创业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7月23日

灵童

说起捐资助教,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亚洲首富李嘉诚捐建汕头大学,并在每年毕业季与汕大同学们分享人生的经验。原本灵童以为这只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回馈社会的个案。

但近来与一众作家到潮州採风,走进两家由当地乡贤资助的中小学,作家们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撼,不求回报,将赚来的钱反哺当地教育事业,已成为从潮汕走出去企业家的一种共同行为。而其所培育的一颗颗火种未来将成长出一批创业的新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些乡贤的助教行为,无疑是他们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因为他们给城市带来了新鲜血液。

在潮州市湘桥区的下津博雅学校,当校长被作家问及其干部身份时,他坦然回答,他是这个学校唯一不在编的老师,而他原来是深圳一所有数千名学生、规模较大学校的校长。那幺,他又是从何而来,据介绍,下津博雅学校的前身是一所村属小学,教师流失严重。经乡贤资助改扩建后,硬体上去了,但是软件跟不上,缺乏老师,于是乡贤又投入2000万元成立博雅教育促进会,以此从深圳高薪聘请校长,并聘任了17位紧缺的老师,这位校长就是被高薪聘请来的。

公办民助优化教育

通过「公办民助」的方式,原来并不起眼的乡镇中小学,跃身为潮州市第一梯队的区属小学和有特色的中学,优质学位竟一下变得抢手起来,这就是资本与教育结合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潮汕地区,似这样由民营企业家资助的学校还有不少,这不禁联想到几年前,也是在一次作家採风活动中所走入的汕头一家私立中小学,那裏的学位除了抢手以外,整个教学模式也很开放,据称其办学理念相当程度来自于民营企业家。儘管这所学校远近闻名,但是据介绍,每年在学费收入之外还有相当大的资金缺口,都是由企业家给填补上的。通过百度搜索,你也会发现潮汕地区民办学校的比重,明显高过全国其它地区。

在潮州採风时,相当多的作家将潮汕地区的尊师重教归因为韩愈当年带来了中原的文化,改变了这个地区的历史。但灵童更想说的是,外界所流传的潮汕人不爱读书,从小就摆摊做生意,实际上是个大大的误解,新近被评为民间工艺传承之都的潮州,有那幺多绝活实际上都是由工艺大师和特色学校传承下去的。在意溪中学观看舞狮和舞龙表演时,不少作家都惊歎,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支享誉全国的队伍竟来自一所中学,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当地有名的潮州大锣鼓也是该校的一大特色。

到了潮汕你会惊歎高手在民间,这裏有太多工艺大师,但更让人欣慰的是,不论是喝着功夫茶听潮戏,还是漫步牌坊街品潮州美食,你都不会担心他们会绝迹,因为这裏有着一批将传承视为创业的企业家。

上一篇:“挖掉一座城”的创伤该怎样修复
下一篇:天价停车费需相关各方反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