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失利无需找藉口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4月05日


作者:豪士

在最近的一场武术比赛中,「格斗狂人」徐晓冬以一边倒的优势先后6次击倒代表传统武术的「咏春传人」丁浩,然而最后裁判却宣布双方打成平手。毫无疑问,这场「平局」在赛后引来了极大的争议。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丁浩在赛后接受采访时为自己的表现不佳找了诸如「赛前没吃饱」、「没适应气候」等种种藉口,认为自己真的不算输。

无独有偶,在近期举行的第2届中国盃首场比赛当中,中国队被威尔士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以0:6的悬殊比分惨败给对手。国家体育总局的一位高层领导却对外说,0:6输给威尔士队的是国家集训队,是杂牌军,而非正统的国家队。此言一出,立马引发多方吐槽。有网友表示,这位领导似乎有意为这场惨败找藉口。

另一个引发外界关注的是,就在中国队输给威尔士的比赛中,多名国脚遮挡文身。有报道称,中国足协接下来将在整个足球圈整顿文身问题,具体的措施将会出台。而之所以要出此政策,是因为管理层认为球员把太多精力放在个性的展现上,这种「不学无术」不利于球员水平的提高和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实力不足是事实

毋庸置疑,我们不能从球员身上是否有文身来衡量球员的具体实力,因为国际足球圈里的超级巨星中有文身的比比皆是。如果说文身在亚洲是代表一种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球员的发挥,那幺整顿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文身之于足球到底是利是弊,还没有具体的研究分析可供参考,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足球队的水平长期不如人意与球员身上是否有文身没有半点关系。

回到这场比赛的技战术上,中国队技不如人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当时派上全部的主力球员,最终很有可能还会落得相同的下场。所以,从双方实力悬殊的层面来说,中国队大比分输给欧洲劲旅并不是一件十分耻辱的事情,反而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弱点,为以后的比赛积累更多的经验。从以往的国际比赛来看,中国足球队踢得「不争气」是经常的事情,屡战屡败的结果已经被大部分国人所接受,这次的失利也同样如此,可谓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们并不需要为失败找藉口。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从此一蹶不振,丧失掉最基本的态度和斗志,可怕的是为失败寻找种种藉口,以致不能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反而高估自己真正的水平。总而言之,中国足球队离进入世界一流强队还有很远的距离,要想变成足球强国,还需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过度地贬低自己,或过分地拔高自己都不可取。胜不骄,败不馁,才是一流强队应有的态度。

上一篇:「特版」划重点十类独角兽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