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士
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整整63万,比此前各方的最低预测值还要更低。而在人口出生率方面也同样出现了下降,去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祒,2016年这一数据12.95祒。
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两年后,原本以为的人口生育高峰并没有来到,这多少有点出乎外界的意料,也与平时大家的直接感官有所出入。在过去的一年,笔者一度听身边的朋友感言街上的孕妇越发增多,然而感官与事实数据相反。仔细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是身边的朋友大多生活在一些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因此只是一些错觉而已。就全国各地而言,特别是人口净流出的城市,相关的数据表明人口出生率低得可怜。当然,2017年人口少增一两百万也不排除存在统计数据滞后的可能性。但不管如何,中国人口在不断下降已是一个既定事实,因为最近几年录得的人口增长数量确实在直线下降,这不仅体现在2013年放开单独二孩后生育率没有回升,也反映在这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两年后依然毫无起色。如若要究其原因,生活成本提高和养育孩子的压力增大无疑是导致人们生育意愿大为降低的原因。有研究人口的专家指出,随着生育堆积结束后育龄女性数量的锐减,出生人口将在2018年进入雪崩状态,在之后十年将以每年减少30万到80万的速度萎缩。
人口老龄化时代悄然来临
实际上,不仅在中国,人口出生率低于1.5%的情况同样出现在日本、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中国只不过是步这些高等收入国家的后尘而已。但问题在于,中国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进入的是一种「未富先老」的局面,这将对整个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毋庸置疑,出生人口总量和出生率双下降将导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持续降低,意味着中国的老龄化时代可能会提前到来。相关数据也表明这一点,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加剧意味着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可能因此而失色,意味着中国在这方面的财政支出将大为增加,意味着资源和服务将向老年群体倾斜,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无疑会受到影响。在中国经济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进程中,人口红利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这种优势将一去不复返。虽说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时代,但人口的直线下降总不会是什幺好事,这是值得中国政府警惕的事情。鑒于人口的急速下降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鼓励生育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题中要义。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众多鼓励家庭多生孩子的政策,中国政府会否跟进以及财政能否覆盖全国各地区的人群还有待观察。
下一篇::两个「样板」确立深圳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