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假期叠加中秋佳节,足足凑够八日之多,平时匆忙劳累的上班一族,本可以借此休镕娱乐一番,选择出游或归家与家人团聚均可,但无奈抱有此目的人为大多数,于是便出现了「人从众」的惊人画面。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车站、码头,都人满为患,或到处排着长龙,或上演着人挤人的年度大戏;高速公路也车满为患,瞬间变成停车场,或只能龟速前行,场面着实壮观。
无奈假期太少
国内的长假为数不多,一年中仅有国庆和春节假期能够算得上。长假便于旅游出行,有此计划的人大多选择在此期间出行,所以难免到处拥挤。不管是着名景点还是一般的景区,一到节假日都成为众人争先游览之地。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开数据测算,这次为期八天的「黄金周」,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逾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接近6000亿元。
这组数据还是除却了出国旅行的人数和收入,充分说明了国人的旅游需求是多幺旺盛。人流的拥挤,不仅是因为长假较少,人们集中出游,也是因为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日益壮大,旅游成为人们消遣娱乐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纵使不是长假,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长假」也是旅游的小高峰期。旅游需求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所以很多经济学家呼吁开放更多的节假日,以供人们游玩,一方面是拉动消费增长,另一方面是可以缓解人们的扎堆出行。
尽管呼声此起彼伏,但始终无甚变化,连此前建议的「2.5天周末」也最终不了了之,人们期盼的更多的带薪假期更是无从谈起。人们扎堆出行,即便旅游质量大为降低,但还是阻挡不了出行的热情,因为一年之中可选择的日期不多,今年不去,明年基本也是如此。
交通拥挤不可避免
除却去旅游的,选择回家的人,以为可以躲过节假日的人流,却无奈也深陷其中。当游玩的遇上回家的,高速公路便沦陷,出行高峰、反程高峰,便是真正的「水泄不通」,全国各地的高速、国道、省道几乎都处于瘫痪状态。今年国庆的8天长假的交通拥堵情况尤为严重,平时几个小时的车程能走上一天。驾车出行的人对此叫苦连天,因为高速下不去,服务区进不去,他们体会着什幺叫做无奈,什幺叫做束手无策。
假期的交通拥挤似乎又是无解的,虽然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铁路运输大为增强,但还是解决不了交通的「老大难」问题,运输力量确实仍有待提高。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由于粤西地区迟迟未能通高铁,虽然有普通列车支撑,但对疏解拥堵的人流起了多大的作用。也有人将节假日高速公路的拥堵,归咎于高速的免费通行,这实在太过牵强,因为这根本不是免不免费通行的问题,而是出行的人流实在太多。笔者相信,即便再造更多的高速公路,依然难有起色。从一二线城市回老家的人们,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即使国庆长期不回去,春节回去还是要「享受」同样的待遇。即使今年不回去,明年回去也是如此。
中国有将近14亿的人口,并不难想象当有超过一半的人不约而同出行带来的后果。基本每个假期都相差无几,拥挤拥堵是家常便饭,习惯在大城市里挤着公交地铁打拼的人们,在放假之时还是避免不了交通的拥挤。长假归来,他们可能最不想的是不愿再见到人。
豪士
下一篇::小英一心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