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紧消费贷内银现分化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0月09日

前不久,央行降準释放流动性。但同时,收紧各家银行消费贷,以及多家银行加入到收紧房贷的行列中来,致使「金九银十」的楼市旺季在今年大打折扣。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收紧消费贷,一位地产中介对笔者说,不少楼市贷款都是通过消费贷来完成首付的,也就是说风险门槛的首付成为了虚设,因此成为了监管的重点。





今年被称为「监管年」,各种去杠杆的动作相继出台,收紧消费贷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9月执行以来,确实在稳定楼市方面功不可没。记者亲历广州、深圳、武汉楼市,买家都显得比较谨慎,因为银行收紧贷款以后,要达到首付的门槛,并拿到贷款越来越难。以前通用的房抵贷,现在银行放款也不再那幺主动,审核越来越严。那幺这一系列的去杠杆的动作,对不同银行冲击却不一样。罗兵咸会计事务所给出的意见是,去杠杆的举措,对中小城商行和农商行影响较大,这些银行业务发展速度会因此变缓下来。





统计表明,城商行和农商行逾期90天及以上的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率仍呈上升趋势,说明这两类近年发展较快的银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积蓄相当的风险。而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它们的最大挑战是处理存量的不良贷款。而对于中大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年由于受到银监会政策调控影响,同业业务受到了较大影响,因此发展速度也会慢下来。也就是说,过去较为同质化的银行,现在却面临着不同的主要矛盾,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躺在利差上赚大钱的银行,现在不得不俯下身子,更多去满足市场需求。

普惠金融将引发新一轮分化

利率市场化让内银告别了同质化,同时,一轮普惠金融大潮与去杠杆一起,正在加速内银新一轮的分化、洗牌。今年以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悉数与大型科技公司展开全面合作,这也意味着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进入了「深度合作」的蜜月期,但能否实现很好的互补,现在来看还是未知数。建行与蚂蚁金服、工行与京东、农行与百度、中行与腾讯、交行与苏宁的携手,最关键的不是谁取代谁,而是如何实现有效互补,让大数据能更好服务到银行客户业务,银行也能发挥专业优势,让科技公司与金融对接更为无缝。





当然在这个进程中,「一带一路」和人币国际化,都在考验着各家银行,到底哪家银行能成为其中最大受益者。目前看不清,5年后不用看也清楚了。





灵童

上一篇:百元红包竖倡廉旗帜
下一篇:疯狂打赏谁之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