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深
19年来,《锵锵三人行》曾是陪伴不少人进入梦乡的睡前节目,但这样的习惯或许要彻底改变了。上周,凤凰卫视宣布,《锵锵三人行》节目停播,消息传出后很快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的惋惜。
不少人怀疑,锵锵停播源自于不可抗拒的外力。但平心而论,《锵锵三人行》虽有一群坚定的拥趸支持,但从商业角度来看,节目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主持人窦文涛就曾自况节目「常衰不盛」,这确是事实。一方面,生在凤凰卫视这样一个落地有限的电视台,再加上节目播出的深夜时段,《锵锵三人行》的收视率一直都是不温不火。况且,作为一个以嬉笑怒骂为特色,不时穿插黄段子、敏感议题的观点性节目,「锵锵」也时不时地遭遇批评和删除。此外,在高投资、大制作的电视节目成为主流的今天,「锵锵」制作的低成本和老化也时常被观众所诟病。事实上,19年来,有关「锵锵」停播的消息一直就未曾间断。若不是中途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的洪流,节目依靠独特气质吸引了部分铁杆观众,锵锵恐怕早就难逃停播的命运。2015年初,凤凰卫视的另一标誌性栏目、开播已经8年的《开卷八分钟》亦因节目调整关系停播,从某种意义上已预示了《锵锵三人行》的命运。
文化节目潮难逆
当然,《锵锵三人行》的停播,并不代表中国文化类节目的终结。近几年,以《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为代表文化节目在民间赢得口碑市场的双丰收,显示中国文化类节目的水準已经有了不小进步,中国观众对文化节目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以《锵锵三人行》嘉宾为基本阵容的网络综艺《圆桌派》,也在网上赢得不俗的口碑。「马东怼许知远」事件在网上成为舆论焦点,也说明其载体、网络节目《十三邀》,已经积累了不少关注。诸如豆瓣、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平台,也已经或正在文化节目上发力。随着国人收入增长和品味提升,短时间内这一趋势难以逆转,文化节目也必将成为所有内容平台的发力重点。
因此,锵锵停播,从某种程度上也「解放」了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许子东、梁文道等嘉宾,乃至节目的编导等人。他们作为如今最为稀缺的「内容资源」,或将在「锵锵」之外,寻找到更合适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对于已略显疲态的《锵锵三人行》来说,在它的巅峰戛然而止,为中国电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许并非最坏的结局。更重要的是,在《锵锵三人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批观众,已日益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锵锵」尽管停播了,但节目的精神影响绝不会轻易消散。
下一篇::特朗普访华小英你慌什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