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一带一路」 台恐沦为经贸孤儿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5月15日

作者:平凡

要说当下什幺最火,不是法国新当选总统的浪漫爱情,也不是令人垂涎欲滴、长满海岸的丹麦生蚝,而是聚焦全球目光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后,迎来重要节点 高峰论坛,吸引超过130个国家或地区以及70多个国际组织,还有29位国家元首出席。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前夕,着力解决「一带一路」融资的亚投行又迎来再次扩容,新增7个成员国/地区,总数达到77个,远超由日本主导的亚开行(67个成员国)。

成效超预期 全球争夺「一带一路」商机

相形之下,在「一带一路」论坛期间举行的G7(7大工业国)财经首长集会,却显得异常冷清,没有获得外界更多的「宠幸」。一冷一热可看出全球经贸版图的重大转变,中国架构的新国际经贸体系开始凸显,在全球经贸的角色亦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事实上,「一带一路」绝非政治口号,而是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远超预期:贸易总额超20万亿,增速高于全球。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宣布向丝路基金增资1000亿元,30多个国家将签署经贸合作协议。无疑,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来说,参与「一带一路」,就是与机遇对接,就是参与分享「一带一路」蛋糕,尤其是有助于搭上中国快车,由此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岂只双赢,而是多赢。

遗憾的是,虽然马英九政府曾有意愿参加「一带一路」,但台湾至今仍是「一带一路」「局外人」。只因去年民进党执政以后,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由热转冷且愈趋严峻。在台湾对两岸政治关系没有明确认识之前,自然无法商议台湾参与「一带一路」的问题,亚投行同样如此。即便国台办一再强调欢迎台商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但不代表可以不惜造成「一边一国」的错误观感。

台成看客 责任在绿

因此,台湾缺席「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完全是民进党的责任。不仅如此,民进党意识形态挂帅,不但对「一带一路」倡议置之不理,更对其进行政治诬衊,扭曲为大陆的战略意图。更让人无语的是,在台当局看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大陆提出的,台湾不能轻易为此背书,更不能轻易加入,否则有政治背叛嫌疑,民进党甚至以风险很大来底触,妄称大陆没有推动如此重大战略的实力和威望。

都说台湾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心态,真是一点没错。如今,全球都在争夺一带一路商机,台湾却沦为看客,个中滋味如何或许只有台商清楚。因为执政者可以不急,干完四年就卷铺盖滚蛋,但台商却非常着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更多的专家学者则担心,民进党的仇陆会令台湾边缘化加剧,严重影响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沦为全球经贸的孤儿。

正如外交部长王毅所言,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台湾要进入世界、走向世界,通过大陆既是快捷方式,也是唯一最有效、行得通的路径;若想回避大陆,或者从国际走向大陆,不仅是舍近求远,而且已被证明是走不通的路。

为了支撑「仇陆」歪理,甚至对抗大陆,台当局几乎切割所有与大陆有关的合作。在区域经贸上,曾寄望于「美国大腿」,帮助台湾加入美主导的TPP,但特朗普一上台就宣布退出,让TPP发展前景难料。日本随后扛起大旗,蔡英文又转抱安倍大腿,但至今仍未有实质进展,日本主导TPP的实力与威望才值得质疑。除了看人脸色,民进党还极力推行的「新南向」,甚至扬言以此抗衡「一带一路」,唯要钱没钱,要规划没规划,要影响力没影响力,政策成效堪忧,高下立见。

台企民间参与热情难挡

当然,「一带一路」是全球潮流,台官方无意,但民间有心。台泥(贵港)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辰嘉直言,语言相通、行政高效,加上大陆惠台优势,台商参与「一带一路」是上上策。当下,毅然辞职到大陆创业的,搭乘「一带一路」东风到沿线国家奋斗的,因为同文同种出走台湾的 台湾民间在行动。

其实,台湾冷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癥结在于顽固的意识形态和民粹主义作祟。与其说是小确幸,但不如说是陷入「台独」迷思,因为没有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小确幸只不过是华丽的辞藻。但可以确定的是,能否加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能否重新融入两岸经贸,将关乎台湾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关乎台湾人民的切身福祉,关乎台湾的幸福能否真正「确定」。

上一篇:绿色「标準」祸乱宝岛
下一篇:中国金造直捣美利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