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深
2016年的尾巴,因人民日报批评豆瓣等网站「恶意差评」而搅起了一场风波。2017年的开头,一个新词「抠像拍戏」的诞生,似乎又为风波不断的中国影视业增加了一个新的注脚。原来,在新剧《孤芳不自赏》上映后,不少眼尖的网友发现,只要是有主演锺汉良、Angelababy出现的场景,就会出现大量疑似后期合成后的特技画面。画面质量虽不至于是「五毛钱特效」,但二人图像周边的「毛边」还是清晰可见,更不计故意虚化的背景和放慢的特技。
于是有细心的网友扒出二人拍戏期间的行程单,发现在繁忙的代言、综艺、宣传、颁奖等活动之外,专心拍戏的时间少之又少,二人同台拍档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有疑似行内人指出,该剧中两位主角的画面,多是由替身拍摄完成并通过后期制作加工上去的,但即使如此,据传二人从此剧领取的片酬却高达1.2亿。虽然制片方、剧组和演员纷纷发表声明驳斥上述观点,但还是有不少网友涌入豆瓣等评分网站,给该剧打出了「一星」的低分。以该剧古装玄幻剧的类型来看,大量采用特效并非什幺罪过。但问题是,这是否就说明该剧其实本是剧组口中的「国产良心剧」,遭遇低评分只是因为遭到了「抹黑」呢?
中国速度难掩钱多人傻
据报道,《孤》剧筹备自2015年12月,开拍于2016年4月;剧组声明也写明,此剧的「前期拍摄」是所有创作者们「奋斗了4个多月」完成的。也就是说,这部总长度为62集的宏大巨制,从筹备到上映只用了12个月时间,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基本上各占了四个月时间;概算下来,相当于每一集只花一天打磨剧本、两天拍摄、两天后期制作。这其中还要算上制作完成后的审查、市场宣传等环节。反观之前大热的《北平无战事》,从开拍到最终上映超过了18个月,若算上筹备则长达七年。虽然在当今时代,「慢工」不一定代表「细活」,但对于文化产品来,《孤》剧这样的「中国速度」,只能说明这部「良心剧」的「良心」,还是有些廉价。
如果不考虑口碑的话,投资方肯定是稳赚不赔的。毕竟,仅靠这二位当红演员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剧集的收视、宣传、话题、衍生品等得到了保证,即使片酬真的达到了1.2亿的高价,想要收回投资也不是什幺难事。而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论战,势必又会增加此剧的收视率。但显然,这样的结果对于中国影视业水平的提升,并不见得有什幺好处。经济学家曾将一些国家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却举步维艰的情况称为「资源的诅咒」;或许,对于深陷「口碑焦虑」的中国影视业来说,人傻、钱多、能赚「快钱」的环境,也是一种相似的「资源的诅咒」吧。
下一篇::对台动武,仅仅为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