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当心人民币舆论陷阱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1月02日


1.
12月28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汇率在6.9500-6.9666元区间平稳运行。但却有个别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整数位心理关口 ,对此行为我们表示谴责,并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的权利。以上这段话是12月28日晚间23点48分,中国中央银行通过官方微博向社会公布的一条 澄清信息 。此事由彭博社的一条简短报道而来,它说: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
突破7整数位心理关口,最低触及7.0121元 ,而全球多家媒体援引这个数据发布报道。
2.
这只是个偶然的 乌龙事件 吗?毫无疑问,它必然会让我们联想到二十多天以前的12月5日,Google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汇价居然跌破7.4这件事;与此同时,全球知名外汇网站XE也给出了美元兑人民币
日内高点7.46094的报价。此事引起市场震蕩,业界吃惊地看到,仅仅一夜之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居然从6.8狂跌到7.4。
3.
彭博社、谷歌、XE这都是全球顶级的财经新闻媒体,为什幺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实际上,围绕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近出现了大量 舆论陷阱 。比如前不久的 人民币兑美元必须坚守6.8底线 的报道和 中国外汇储备必须坚守3万亿美元底线 的报道同时出现;现在又出现一种新说法:2017年1月1日开始,中国老百姓每年可以兑换5万美元的经常项目额度将被削减或改变。
4.
为什幺说这些都是 舆论陷阱 ?因为,这类舆论都隐藏了诱发市场恐慌的元素。比如我们过去严正地指出:把 人民币兑美元6.8底线 和 外汇储备3万亿美元底线 摆放在一起就是 陷阱 。原因是,如果中国政府坚守6.8底线,那势必需要大量抛售外汇而使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不保;如果中国政府不抛外汇而坚守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势必跌破6.8。由此可见,这是个二者必居其一的 两头堵 陷阱,所以不管是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8,还是中国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或许都会引发市场恐慌,而它们希望的正是这样的结果。
5.
同样, 2017年1月1日开始,中国老百姓每年可以兑换5万美元的经常项目额度将被削减或改变 的传言也会引发市场恐慌。试想,如果老百姓认为人民币兑美元还会贬值,那是不是希望多换一些美元?如果有人说 未来某一时刻老百姓不能换汇了或减少换汇额度 ,那老百姓会做出怎样的举动?赶快换汇,尽可能多换,能换多少换多少,对吗?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老百姓 恐慌性换汇 的结果是什幺?是不是大量消耗中国的外汇储备?
6.
历史告诉我们,国际金融势力攻击必须用舆论调动本国企业和老百姓的情绪,让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掉进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我认为,它们对中国也必须采用这样的手段 让企业和老百姓的103万亿人民币的储蓄存款去大规模消耗仅相当与21万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储备,从而为之发起的人民币贬值攻击铺平道路,扫清障碍。毫无疑问,对于中国这样的弱势货币国家,外汇储备不只是日常对外贸易结算的 外汇资金池 ,更是中国经济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
7.
在 传闻 的作用下,我相信今年12月份的中国外汇储备会出现较大缩减,而新年度开始又将面临老百姓巨大的换汇压力。为什幺这个时候 频繁出现人民币破7的误导 ?我认为,这是在帮助 人民币舆论陷阱 ,帮助推高中国企业和老百姓的换汇情绪。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拆穿这样的 阴谋或阳谋 。我希望有人能够明白,弱势货币国家对抗金融攻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唤起国民的爱国热情 。当年,韩国人把自有的黄金捐献给国家的壮举,不仅让人感动,更是韩国之后经济恢复的重要动力。
上一篇:降低美元波动影响 CFETS货币篮子明年起增至24种
下一篇:官媒:人民币汇率不宜自由浮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