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了望】互联互通机制有待提升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4月08日

自2014年香港与上海启动「沪港通」以后,香港与内地之间又陆续开通了「深港通」、「债券通」、「基金互认」等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机制。加上之前的QDII和QFII等机制,可以说,香港资本市场与内地广阔市场相隔绝的状态就被彻底打破,从而不仅为香港和内地投资者相互进入对方的资本市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渠道,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加快了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同时,也为香港资本市场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尤其在全球经济一片萧条而内地经济一枝独秀的背景下,这些互联互通机制对支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对疫情冲击不动摇,甚至逆势而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不能不承认,香港与内地迄今为止实施的一系列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机制并不是没有门槛的直通机制,而是有着许多门槛和限制条件的互联互通,或者说是有条件、有限制的局部互联互通,有些方面甚至联而未通。当然,形成这种局面与内地的金融管制有关,更多的还是需要适应内地金融业开放的进程,需要一步一步来。人们也看到,较之启动之初,无论「沪港通」还是「深港通」等机制,开放度都有了较大的提升,门槛在不断降低,互联互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这一开放过程仍在持续当中。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施政报告指出香港近年通过多项金融「互联互通」的政策措施,既助力内地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又扩大了本港的金融业务。中央继续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除了会加快落实在大湾区的「跨境理财通」外,亦同意把按新上市制度在香港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内地科创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条件下纳入「互联互通」的选股範围。

香港与内地开启金融互联互通机制已届六年,相关成果有目共睹,但总的来说,两地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仍处在初级阶段。展望未来,互联互通机制开放的领域和提升空间十分巨大。首先,目前的互联互通渠道主要集中在传统金融领域,譬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投资等,随着现代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应用,数字人民币异军突起,区块链技术如火如荼,新兴金融领域为香港与内地金融互联互通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舞台。其次,目前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市场仍然处于两张皮的状态,金融制度层面的互联互通有待突破。如果香港与内地能够在更高金融制度层面形成统一市场,那幺,就能够把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市场有机地联结起来,从而形成更大的金融合力。第三,香港与内地在金融创新领域的合作仍然处于空白状态,随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普及及壮大,两地的金融合作与互联互通完全能够突破传统领域携手进行金融创新,从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为香港金融发展寻求到新的增长点。

颜安生

上一篇:银联创新支付产品接入新泊车咪錶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仍相对稳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