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香港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虚拟银行想要脱颖而出,实在不易。首先,虚拟银行服务的範围(主要针对个人客户和中小企客户)及业务种类(主要包括存款、转帐及贷款)远不及传统银行多元化。其次,自从虚拟银行获发牌照以来,传统银行为了提升竞争力及推动普惠金融,已相继取消最低结余要求及一些基本服务收费等。而疫情的爆发,更推动了传统银行在网上服务方面的改进。第三,根据集讯资料研究公司(FRC)去年的调查结果,70%的受访人士使用虚拟银行时仍担忧网络安全。可见,传统银行的实体分行仍难被取代。
实现普惠金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银行业经营环境,亦不太有利虚拟银行的发展。由于港元利率在低位徘徊多年,高息存款及低息贷款令虚银净息差收入显着受压。另外,在疫情打击经济,继而削弱贷款需求的情况下,虚拟银行盈利的难度进一步上升。
根据香港金管局,截至2020年底,虚拟银行业总贷款和总存款分别达到10亿元和150亿元,仅佔银行业总贷款的0.01%及总存款的0.1%。总括而言,虚拟银行的出现,虽令银行业竞争激烈,但暂时尚未对传统银行带来太大威胁。
不过,笔者认为香港虚银仍具备发展潜力。首先,虚拟银行的独特之处,即营运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提供较高的存款利率及较低的贷款利率),以及数据运用程度较高(能够更好地分析客户的需求、信用及还款能力等),将允许其服务一些未能被传统银行照顾到的客户,从而实现普惠金融。这对于中小企业佔企业总数超过98%,并聘用了约45%私营机构僱员的香港而言,尤为重要。
其次,由于八间虚拟银行的创办企业背景多元化,客户或能够获得传统银行未能提供的新体验。例如虚拟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弓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模式,从而与不同领域的企业合作,形成生态圈,为客户提供度身定制的服务和产品。
总括而言,短期而言,鑒于偏低的贷存比率(2020年底仅达6.7%,远低于整个银行业的72.3%),笔者预期虚拟银行将有较大的空间推动贷款增长,尤其是在贷款需求随着经济复苏而改善的情况下。至于中长期而言,由于虚拟银行和传统银行服务的客户群组不尽相同,两者可能形成良性竞争,推动香港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从而增加香港金融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便利内地及香港之间的金融融合,以及巩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地位。
华侨永亨银行经济师 李若凡
下一篇::人民币中间价升3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