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已至,中学文凭试通识科即将举行。不少考生也忧心忡忡,害怕即将来临的考试。其实,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最佳的准备方法便是细阅过去的考卷作参考。本文以过去四年的考卷作比较分析,希望有助各位应届文凭试同学作为备战之用。2012年的第一届通识科文凭试后,卷一形式有较大改变。因此,本文分析集中过去四届通识科文凭试考卷,不包括第一届通识科文凭试作比较。
试题资料类型
卷一试题资料类型方面,纵观四年,考评所选取的资料,大多是图表数据和文字为主。2016年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同学们准备通识考评时,宜多留意图表数据和文字资料。不少同学对数据分析较为薄弱,宜多加练习。相比之外,相片已较少出现。若大家准备时间不足,可先集中温习处理图表数据资料技巧。
试题考问用词

至于考问用词方面,每年也有一些考问关于简单交代现象,如描述及指出解释等。2016年也不例外。至于应否及多大程度的题目,每年也有一至两条,2016年亦不例外。同学要多加留意,卷一各题大多先有入门较浅的题目,然后有要求能力较高的题目,如运用资料解释支持论点等。
回答时,同学们要多留意时间安排及分配,多分题目宜用较多时间处理。
试题分数安排

分数安排方面,本年的分数比过去三年有所减少。虽然变动不大,但同学回答时也要多加留意,注意分数比例变化影响作答时间安排。
留意政治议题

单元分布方面,2015的考评单元与过去两年有所不同。最大分别便是没有了单元二今日政治参与的议题,而增加了单元三现代改革开放的议题。2016年,单元二今日香港政治参与的议题又再次出现。除2015年外,香港政治参与是卷一的常客,由2012年的政治组织的认识、2013年的议会拉布文化、2014年的游行示威、2016年民主指数和增加香港选举代表性等。来年,这个趋势是否会延续?大家值得多多观察。
下一篇::青岛:现场“评考”破解中学“重业务轻党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