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时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右二)到医院看望在劫持事件中受伤的香港游客
港人向来热衷外游,近年更流行自驾游、工作假期,港客身影遍及世界各地,而不幸遭遇意外、天灾、恐怖袭击,或因政局不稳受到影响等事态时有发生,在外地需要寻求协助的情况近年相应增加。每逢有港人在外遇事,政府透过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联络当地使领馆;如当地中国使领馆接获港人求助,亦会经由外交部通知香港入境处,倘若事态严重,入境处便会派出「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到当地协助。
入境处官员曾经接受传媒访问形容,国家外交部及驻当地大使馆或领事馆角色非常重要,香港官员不可能熟悉所有地方办事方式,必须有中国驻当地人员的人脉、当地华侨和社区领袖协助,令伤者接受治疗、办理机位住宿,以至运送死者遗体等工作事半功倍。
启应急机制助香港同胞
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造成过万人死伤,首都加德满都无数建筑坍塌,数千旅客失去联络。国务院高度重视在尼中国公民安危,要求全力做好人员救治、接返等相关工作,在外交部、民航局、中国驻尼泊尔使馆等相关部门协调下,各大航空公司连日成功接回超过5600名在尼滞留中国公民。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亦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协助香港同胞,经各方努力,于震后第六日,近40名香港同胞安全返港。特区政府感谢使馆人员迅速协助,对受事件影响港人施与援助,为前赴当地的入境处人员提供全面支持,使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及完结。
香港入境处资料显示,申领或续领中国香港特区护照申请数目由2007年53.9万宗增加2016年70.3万宗,预期电子护照的申请数目到2023年将高达93.6万宗。特区护照封面上印有的国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不单是一个身份象徵,更包含了国家为在外人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关顾和支援。
下一篇::张晓明勉港青:胸怀祖国 为梦想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