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港对外经贸继续承压。中通社
【今日时报网讯】记者吕希蕴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本港对外经贸继续承压。政府统计处昨日公布,4月本港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均录得按年跌幅,分别下跌3.7%及6.7%,跌幅分别按月收窄2.1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表现优于市场预期。港府预期,全球经济将会持续疲软,本港的商品出口方面短期内亦将继续承压,当局未来会继续观察、密切留意情况。
4月份商品整体出口货值3095亿元,同比跌3.7%;商品进口货值3328亿元,同比跌6.7%。4月本港有形贸易逆差为233亿元,约等于进口货值的7.0%。市场先前预测本港4月出口将录得约4.5%的按年跌幅,表现略优于预期。

对欧美出口持续下跌
按地区分析,本港4月份对亚洲各地区的出口货值同比升2.7%,其中输往中国内地同比升9.4%、输往日本同比升10.7%、输往中国台湾按年升21.6%。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欧美大多数市场,就录得跌幅,对印度出口更按年劲跌61.6%。不过,对荷兰出口按年升11.7%。
港府回应称,儘管4月出口按年跌幅有所缓和,但目前在欧美地区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因此针对这两个市场方面的出口水平持续双位数的跌幅。
国际航运公会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英国希德律师行香港办公室法务总监刘洋表示,最新数据「完全是情理之中」,与香港港口的4月份货柜输送量按年7.3%的跌幅来看,进出口货值方面的跌幅或许不算严重。
刘洋续说,香港一向致力自由贸易,支持多边贸易制度,但本身仍属细小经济体,因此对于转口贸易有高度的依赖性。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各地「封关封城」,不可避免地对香港进出口及货柜输送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不过,目前好在内地已经大规模复工复产,整个东亚地区疫情也正逐步受控。如果内地、日韩及东盟国家能够早日恢复正常贸易往来,那幺,香港转口贸易必然受益。
争取签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
受疫情影响,不论是航运亦或是进出口贸易,香港正在面临较大的挑战。谈及接下来的变化时,刘洋表示,从长期角度来看,特区政府和业界须特别关注疫情过后是否会出现「逆全球化」,以及因此引发的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等问题。他建议,港府可以加强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签订高素质和全覆盖的《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发展多元经济及扩大消费市场,将会是香港对外经贸取得「疫后重生」的重中之重。
下一篇::憧憬经济重启 港股弹逾4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