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 李小加:5至10年成第一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11月06日

港交所(388)在2018 年修改上市规则,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主板集资,自此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生根发芽,短短两年之余,香港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昨在2020 生物科技峰会上更直言: 「远远不够,在未来五年至十年,或者未来任何一刻我们会是第一位,因为我们应该是第一位。」

李小加提到,全球科学有巨大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生命科学及生物科技领域有大幅进步。加上在中国14 亿人口、老年人口增加,以及医疗费用持续上升,均是推动科学家研究生物科技行业发展的基础动力。

生物科技医疗将成市场动力

他指出,虽然在推行新上市规则初时,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表现较为令人失望,或许是由于估值、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过,市场最不期望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手」的干预,不愿看到有任何人为改变市场的做法。即使表面上并非井井有条,但市场会自行解决问题,因此应让市场按自身步伐及发展,去自行运作及成熟。事实也证明了,市场是灵活的,才能取得今日的成绩。

港交所主席史美伦致辞时表示,港交所对生物科技企业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者,支持很多生物科技创新者的资金需要,同时生物科技板块亦正吸引市场大量关注及投资,今年本港有多间生物科技企业来港上市,正反映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亦不断增加。她亦相信生物科技、医疗健康板块等将成为香港市场的主要动力。

史美伦指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在香港市场的困境下,港股更展现其韧性,首7 个月的新股集资额按年升56%,7 月份的日均成交额更按年升1.4 倍。而港交所在过去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希望吸引外地,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生物科技企业来港上市。

投资生物科企需持长期心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命健康问题,而生物科技企业更是于近年大爆发。投资多家生物科技企业的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指出,生物科技业近年能受巨大关注是天时地利人和,包括科学、生态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说到值不值得投资,他认为投资生物科技企业不能短视,需要持有长期心态。

他举例,公司2012 年开始投资生物科技行业,如投资百济神州(6160)时估值还不到1 亿美元,现在已到200 多亿美元,连续投资八轮,而前三四轮仍没有收入,反映没有长期主义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好投资。(记者 邱媛媛)

上一篇:陈茂波:财政储备降至十三个月政府开支 财赤2900亿
下一篇:【新股IPO】百胜中国入场费2.36万 9月10日上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