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再度出海香港 超额认购逾6倍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4月13日


央票再度出海香港 超额认购逾6倍

【今日时报网讯】记者黄莺报道:继201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香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下同)「央行票据」后,人行昨日再度「出海」。据人行网站昨日消息,2月13日人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央票,其中3个月期和1年期央票各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5%和2.80%。分析认为,人行可以通过发行央票来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亦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本次发行的央票中,第一期期限为3个月(91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100亿元,起息日为今年2月15日,到期日为5月17日。第二期期限为1年,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发行量为100亿元,起息日为今年2月15日,到期日为明年2月15日。

相较于3个月前人行在港发行的央票,此次中标利率明显回落,去年11月的3个月期央票中标利率3.79%,1年期中标利率4.20%。

央票再度出海香港 超额认购逾6倍

事隔5年两度发行央票

人行指出,此次发行吸引了离岸市场众多投资者踊跃认购,全场投标总量超过1200亿元,两期央票认购倍数均逾6倍。

早在2018年11月7日,人行通过香港金管局正式在港发行200亿元央票。值得一提的是,人行再对上一次发行央票的时间是2013年6月20日,意味着已经暂停5年央票发行再度重启。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曾表示,人行利用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在港招标发行人行票据,有助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他还称,人行票据是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今后人行也可以通过发行央票来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行强调,香港人民币人行票据的再次成功发行,表明此举符合市场需求,既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也有利于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人行在港发行央票对于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管理是一种创新尝试,「过去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管理主要是通过香港金管局,现在人行也能直接参与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调节,将更好发挥对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

稳汇率巩固本港枢纽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本报表示,从操作上在内地发行央票会更方便,但人行再次选择在港发行央票,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以此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此外,人行亦从国际化角度来考虑,倾向于吸收更多国际参与者,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认为,从短期来看,央票的发行增加了人民币投资品种,也为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了流动性调节工具。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过程中需要有包括香港在内的国际化交易中心,而在港发行央票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央票再度出海香港 超额认购逾6倍
央票再度出海香港 超额认购逾6倍
上一篇:受惠股市回勇 强积金上月人均赚逾万
下一篇:恒指跌65点 牛熊分界线见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