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才留才机制 打造人才靠岸码头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6月07日

2016年度新增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省市级众创空间6家、省级孵化器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新型科研机构4个,搭建 e堡梦工厂大学创业孵化基地 ,成立 鲤城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联盟 在鲤城,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实现价值舞台的优质、高端人才载体正在成批涌现。

2017年,鲤城将对接泉州市人才 港湾计划 ,围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体活力,推动人才工作由 服务支撑产业 向 引领产业发展 升级,致力把鲤城打造成为高层次人才停泊靠岸的码头。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才能更有力地把全国一流的人才吸引过来,为鲤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为建设一流人才加速集聚的新高地,该区将持续加强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两个中心 建设,推进 建立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 等市级人才项目试点工作,探索设立 人才银行 ,鼓励符合政策条件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投资人才,不断增强人才工作的资金保障。

不断消融机制的 坚冰 ,才有人才的 活水 。为此,该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出台《文化创意产业非公有制企业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非公有制企业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在其他领域开展职称评定工作,建立不受学历、资历、论文限制,以品德、业绩、能力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精准引才引领发展

去年,辉锐公司的罗骞博士入选第十二批国家 千人计划 ,实现了我市 千人计划 创新人才零的突破,荣兴丝绸材料研究院陈荣浩和福建省物联网科学研究院郑立荣入选省第五批 百人计划 ,有12人入选首批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名单 鲤城区人才引进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今年3月,在鲤城区委、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华中科技大学李德群院士及其团队与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结缘,将于6月份在该公司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充分利用李德群院士团队的技术优势和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先进科研设备,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这将是鲤城区引进人才团队,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又一亮点。

鲤城区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和引进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实施 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 的精准引才模式,建立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的柔性引才活动,发挥 海丝 先行区和华侨资源优势推进鲤籍人才回归工程,不断释放重才爱才、聚才留才的城区底蕴。

打造人才 五彩 服务

人才引进来,如何留得住?鲤城区的做法是,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推行人才 五彩 服务。

今年,鲤城通过线下设立高层次人才 一站式 服务专窗、线上 一站式 的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服务项目 一窗受理、集中办理、专员服务、全程跟踪 的服务模式。

留在鲤城的 人才 可享受到具有鲤城特色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享有 金色 待遇,让人才在配偶就业、子女上学、医疗服务等方面拥有特殊照顾;开通 绿色 通道,为人才在鲤城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扶持、项目落地、金融支持等服务;授予 红色 身份,优先推荐提名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体现 橙色 关怀,区领导结对高层次人才,定期联系,增进感情;搭建 蓝色 梦想平台,举办各类主题沙龙活动,交流思想,启迪思维。

上一篇:“千人计划”专家助推厦门发力新兴产业
下一篇:西藏新增市场主体占据“双创”主要领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