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安生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格外引人注目。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去年12月14日至16日北京召开,会议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整释放了新的重要信号。会议提出,中国2017年货币政策将稳健中性,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多年货币严重超发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内部已积累了一定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譬如﹕一线城市房价过高,形成严重泡沫;人民币货币贬值,从而影响到国际市场,乃至国人对人民币前景的信心,并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通货膨胀持续,一旦达爆发时间点,则会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
资产泡沫源于货币超发
内地地方和企业债务问题、银行表外资金迴圈等问题日益毕露,所有这些金融风险与泡沫问题都与货币超发有关,若不从货币超发这一源头进行控制,那幺,无论採取什幺措施,都只会治标不治本,难以奏效。
货币超发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譬如﹕2009年推出的「四万亿」刺激政策,实际上令到当时的货币环境达到了极度宽鬆的地步,加上动员式财政资金的配合,进入市场内的资金远远不止「四万亿」,而是几倍于「四万亿」。由于大量资金涌入市场,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由跌转升,低迷的股市也出现大涨,2009年以来,中国的房价不断攀升,尤其一线城市,房价严重偏离普通市民的购买力,形成一定泡沫;更为严重的是,各地方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向那些高能耗、低技术的传统产业,导致严重的重複建设,从而形成了今日的「产能过剩」等经济问题。
「去槓桿化」沦空话
面对各种经济问题,经济学家们开出的第一剂良方就是要去槓桿化,所谓「去槓桿化」,是指公司或者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槓桿,把原来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这样一个潮流。经济学家们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通过去槓桿化来降低金融风险出现的概率,消除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等领域的金融泡沫,令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然而,去槓桿化的前提是要控制货币发行总量,若大规模的货币超发得不到有效控制,资金氾滥成灾,那幺,去槓桿化将沦为一句空话,资产泡沫仍越吹越大,金融风险也有增无减,政府调控经济的目标将无法实现。近两年来,中国的M2增长速度虽有所减缓,但仍在13%左右,GDP约6.5%,显然,货币增长速度为经济增长速度的1倍,这种货币供应速度是典型的货币超发,这种局面必须扭转过来。
下一篇::强积金供应商面临整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