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环球金融市场部 刘振业
等了近一年,深港通于月初终于驾到。不过,雷声大,雨点小,第一日南下资金为9亿人民币,第二日跌至5.5亿人民币,第三日3.8亿人民币,可谓少得可怜。对港股有没有正面影响?不置可否。
坊间有人说:长远而言,钱多了,对港股一定是好事。没错,一个市场没有资金的话,就算有得升亦不会升到哪里去。反过来说,有钱又是否一定升呢?简单想想,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当日恒指的收市价是23797点,两年多后的今天呢?
莫简化资金与后市关系
笔者不难理解这些人的想法,就以港股成交额为例,图一见到由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至今,通过港股通流入的资金与港股成交额大部分时间同升同跌。而且,每当港股成交额急升时,南向资金的流入量都同时大增,这在去年4月的大时代或今年6月与9月间成交急增时都见到类似情况,反映港股通资金对大市成交而言有一定正面影响。
不过,细心想想,成交多是否代表大市一定升?看看图二,图中以通过港股通流入金额佔大市成交的比例来比较恒指。的而且确,在去年4月大时代或今年9月恒指见24000点以上时,流入资金比例都抽升至高位(图中红色框),今年9月的港股通流入资金佔大市更达一成以上,反映这类资金对恒指的升跌在某些时间上有一定影响力。
然而,除了这两段恒指强势预期之外,港股通资金的流入量与恒指升跌似乎没有多少关系,而且更有点明灯的感觉。图中见到,在其他港股通流入量较高的时期(黑色框),似乎都尽是在恒指的低位。当然,大家可能会认为这类流入资金在低位入市吧。或许有这可能,但又怎解释去年大时代及今年9月见24000点的现象呢?
大市升跌因素众多
港股通资金流有否对港股升跌有重要影响亦可同时参考港股通资金净流入(流入减流出)。图三见到,无可否认,在近年港股的两次做顶上(2015年4月及今年9月),南下资金都出现大量净流入(红色圆圈)。另外,在出现较明显的资金净流出时(黑色圆圈),大市亦出现一轮震蕩。但除了这些一年只出现一两次大型资金进出外,其余时间的资金去向似乎与港股强弱没有多少关系。由是观之,如果大家只以「深港通来了,资金来了,港股后市有望再升」这套理论来断定后市去向,似乎就过于粗疏。由始至终,大市可升与否要基于很多因素,资金多少只是其中之一。更何况,是资金带动股市还是股市带动资金,起码图一至图三就看不出来。资金来了,港股再升?关系似乎不是这样简单。
下一篇::降息预期变加息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