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俄罗斯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7.5%,这是俄罗斯自去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至此,今年以来开启降息周期的央行已经达到15家。而美联储今年以来不仅事实上叫停了加息周期,而且开始频繁释放降息的讯号。全球性降息潮涌来,人民银行会不会跟进?
全球币策转向鬆动
今年以来,真正进入降息周期的是印度央行。近日,印度宣布实施今年以来的第三次降息,将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5.75%,创201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时下调逆回购利率25个基点至5.5%。而且,印度央行直接宣布,其货币政策立场由「中性」转变为「宽鬆」。
相对而言降息影响比较大的是澳大利亚,6月11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将基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25%,这是澳大利亚自2016年8月以来首次降息,也是继邻国新西兰之后2019年降息的又一个发达经济体。
今年以来,宽鬆、降息似乎已重新成为全球货币政策的主题。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降息的央行已多达15家,印度、埃及、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牙买加、巴拉圭、尼日利亚、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一众国家央行也开始降息。
未来有望加入降息阵营的还有美国。6月11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联储倾听」会议上称,美联储正在监测贸易紧张局势上升的情况,并暗示如果需要的话将实施降息。6月6日,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罗伯特 卡普兰在波士顿举办的一个活动上坦承,贸易紧张局势有所加剧,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削减资本支出,并进而影响到就业市场,波及家庭支出。卡普兰拥有2020年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投票权。
很明显,全球性降息潮未来势必将愈演愈烈,但至今人行在基準利率方面口风都很紧。可以相信,即使全球性降息潮继续扩散,人行也很难跟进。
中国国情可保币策稳定
第一,中国货币政策上一直强调总体稳定,所以在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连续9次加息,进而带动全球性的加息潮过程中,人行是极其少见的不参与者,一直保持人民币基準利率1.5%的水平不动。而今,加息潮变成降息潮,中国之前没有跟进加息,自然也就没有多大的降息压力和空间。
第二,比较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基準利率就会发现,中国的基準利率还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如俄罗斯央行14日降息后,基準利率仍然是7.5%;印度央行今年以来3次降息,至今基準利率仍然是5.75%;而美联储基準利率到目前仍然是2.5%至2.25%,与人民币基準利率最大差距仍然有1个百分点。别的国家央行的数据就更不用比较了。
第三,许多国家降息是为了刺激经济,而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比较稳健的水平,经济韧性非常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幅仍然保持在6.4%的水平,在全球仍然处于最前列。而且,中国现在更多的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强调的是就业的稳定和消费的提升,当然降息压力不是一点都没有,而是不紧迫。
第四,2019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5%,与银行一年期基準利率持平。但此后的3个月,内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持续扩大,3月份飙升到2.3%,4月份平了一年多的最高值2.5%,5月份更创出15个月的新高2.7%。内地通胀数据连续3个月明显上行,显示内地推动CPI上涨的因素仍在增多,CPI仍然有继续上涨的空间,虽然总体风险仍然可控,可是CPI与基準利率之间的差距已经扩张到1.2个百分点,中国甚至有一定的加息压力,降息就更是难以出台。
所以,中国可能会採取一些变相的局域的刺激流动性措施,大面积的降息恐怕就很难出现。
王长久


下一篇::央行高层罕见密集发声 “力挺”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