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特朗普一意孤行签署了行政命令,决定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徵收25%和10%的关税,新政策将于月内生效。美国此举马上引起市场忧虑,担心会引发贸易战,包括中美贸易战。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转口贸易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而中国和美国是香港转口贸易的两个最大市场,故中美之间有任何贸易摩擦,香港无可避免必受影响,这正是香港工商界现时所担忧的。笔者认为,留意事态发展,尽量保留自己实力是必须的,但也不用过分担心,失了方寸。
事实上,中美贸易摩擦一直存在,皆因当中亦夹杂了政治因素。儘管中国一再重申永不称霸,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但「山姆大叔」眼见中国越来越强大,不甘心「大哥」地位动摇,有意製造麻烦,是意料中事。美国不时在台湾、东海和南海问题上藏头露尾,张牙舞爪,都是明显的例子。不过,军事冲突毕竟风险太大,一发难收,大家都不想走到这一步,所以很多矛盾最后都会转移到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经济贸易。明白这个道理,便可用平常心来看今次的贸易冲突,不用大惊小怪。
美徵钢税 华视等闲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今次做法,目的是要「充分保护美国相关行业免受海外竞争影响,使这些行业的钢铝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并认为这对产业健康至关重要。」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去年美国钢铁和铝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和39%。
表面看来,此项新措施好像不利于中国,因为中国的钢铁产量佔了全世界的一半。但细心分析,其实中国的铝和钢输往美国的,一年总值未及100亿美元,佔中国11万亿美元的GDP比重根本微不足道,「杀伤力」有限。以美国总进口量来计,中国钢、铝比例仅佔2%,不入10名之内,故毋须自动「对号入座」,以为新关税是专门针对中国。当然,中国也是受影响国家之一,对此不会袖手旁观,亦声明会作出必要反应。
须知道,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初入WTO时不可同日而语,现时中美的双边贸易额年达五六千亿美元,是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时的200多倍。估计未来10年有望超过1万亿美元。如此时两国掀起贸易战,结果只得一个:两败俱伤。特朗普是商人出身,这道理他不会不明白。况且,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加快全球经济自贸化提供了很大动力,新兴市场将会陆续出现。美国此时欲走回贸易保护主义之路,等于自我孤立,四处树敌,到头来伤得最重的,可能是美国自己。
若掀贸战 美将先乱
也许不少人忘记了,早于2002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的乔治.布殊亦曾实施过向进口钢材徵收重税,打算为期3年,理由与现时特朗普的言论相似,就是「要保护美国本土钢铁产业」。结果如何?在全球的投诉声中,WTO裁定美国的钢铁关税措施违反世贸原则,并须罚款20亿美元。最后,该关税于翌年12月初便「寿终正寝」。
现时,美国旧桥重出,北美、欧盟和韩国等反应激烈,声言会诉诸WTO和必然会採取报复。至于中国的反应,至今相对低调,这并非示弱,反而更显智珠在握。正如中国领导人曾说:「中国不想战争,但中国不怕战争」,此两句话,套用在贸易战也是可以的。
16年前美国掀起的贸易战以失败告终,当时的世界经济还没今天这幺互相依赖,中国亦未有今天这幺雄起,难道今天美国便有把握反败为胜?所以,笔者认为,若特朗普仍坚持贸易保护主义,任意妄为,出现的情况将会是「世界未乱,美国先乱」。白宫经济委员会主席科恩的突然「劈炮」,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忽然「被炒」,已是一个兆头。
下一篇::港交所“同股不同权”利于和美国等国际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