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以“四强化四着力”为抓手,以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为重点,深入做好对人才的团结、引领和服务工作,吸引凝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
强化制度建设,着力上下联动齐发力。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文件,明确各级党组织工作职责,完善发展党员责任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党委常态化联系服务专家机制,强化同专家学者的思想联系和感情沟通。推出“AI润心”项目,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党建工作,关心关爱人才身心健康。健全管理机制,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师德建设委员会、党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切实做好对高知识群体的团结教育和人才统筹工作。强化工作考核,把在教职工特别是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纳入年度工作要点,纳入院级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考核和院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强化“双轨”机制,着力同步谋划布新局。坚持学术发展与政治进步“双规划”,要求院(部)级党组织参与人才引进全过程,充分把握新教师入职“窗口期”,根据其学术和思想成长需求,与相关课题组、实验室、创新团队、学术“大咖”一起,为新教师量身订制业务发展与政治成长规划。坚持配备学术和思想“双导师”,发挥校、院(部)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优势和学科带头人的学术优势,为青年教师配备“思想导师”和“学术导师”,共同做好政治引领和业务指导。坚持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双培养”,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结对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在给予教学科研全方位关心指导的同时,加强政治引领,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实现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按照“有人才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标准,创新组织设置,拓展对高知识群体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目前全校依托实验室、产学研平台、创新团队、项目组课题组等新形式设置的党支部比例超过20%。
强化“头雁”效应,着力“以点带面”共发展。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和“朋辈”效应,引领人才成长。着力选优配强,制定《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方案》,选拔“双高双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加强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培养,全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加强培养培训,评选建设教师党支部书记示范工作室,发挥传帮带孵化器功能,举办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实现“立起一个、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通过集中轮训、网络培训、赴井冈山专题培训、设立党支部书记专题研究课题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党支部书记理论和实践能力。健全作用发挥体系,通过选聘支部书记担任系主任等行政负责人,保障其在师德师风建设及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等方面的权利,加强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建设,落实和提高支部书记相关待遇等措施,为支部书记发挥作用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和保障。积极为支部书记拓展发展空间,近三年先后选聘10位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担任中层干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在“领头雁”的带动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强化平台搭建,着力助推事业新高峰。注重吸引和使用人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积极为其干事创业搭建平台。选聘高层次人才担任实验室、科研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教学科研平台负责人,在队伍建设、人才引进、项目申报、实验室用房、大型仪器设备添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全过程指导服务。举办“80后”青年骨干培训班,选拔百余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中组部博士服务团、科技镇长团、沿海服务团、扶贫帮困工作队、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等工作。近年来,各类人才中党员的先锋作用日益凸显,历届科技镇长团成员中党员占比达71.8%;在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硕博士学位授权点骨干教师中,党员占比均超过50%;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教改课题等一批重大项目和获奖成果中,党员负责人比例超过85%。疫情防控期间,以党员为骨干的204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抗疫一线,党员知识分子和科研骨干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政策建言,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下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