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探索推进“四段式”入学教育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11月13日

  青岛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入学教育作为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堂课和关键一课,探索建立“四段式”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分“提前教育、集中教育、深入教育、巩固教育”四个阶段系统设计,协同推进专题教育内容和措施,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前教育阶段突出“早”。把入学教育提前到从邮寄大学通知书开始,每年随录取通知书为每位新生邮寄《给新生的一封信》,专门设计《大学生生涯规划报告》,引导新生和家长思考大学生活,制定大学的学业和生涯规划。及时更新学校学院网站,充实有关教育内容,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无缝对接和有效衔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新生推送入学指南,内容涵盖心理健康、学生资助、住宿安排、报道接站和安全防骗等,让学生未入学就感受到学校的“温度”。

  集中教育阶段突出“全”。集中教育阶段自新生报到入校至开学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新生适应大学、融入大学,初步形成稳定思想认识和行为模式的关键时期。学校集中开展“梦启山海间、身许报国门”主题迎新教育活动,作为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第一课”覆盖全体新生。校领导为2019级全体新生作《用奋斗将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专题报告暨新生开学第一课。设立“星空放映厅”,组织8000余名新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树立“小家”融入“大家”理念。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精准帮扶,对国家贫困专项学生免收卧具费和军训服装费,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举办“新生家长讲堂——与孩子一起成长”讲座和新生家长座谈会,搭建家校协同育人新平台。组织各学院开展“开学四堂课”,即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讲“什幺是大学”,党委副书记讲“青年人为什幺读大学”,副院长、专业教师讲“青年人来大学干什幺”,辅导员、班主任讲“青年人在大学里应当怎幺做”,帮助新生认清方向、明白方位。坚持“塑形”与“塑魂”相结合,注重融入爱党、爱国、爱军教育内容,发挥好学生军训国防教育功能,巩固军训有关成果,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深入教育阶段突出“查”。深入教育阶段截至第一学期末,以分层次、类群式教育为主,以推动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更加高效、初步定型为主要任务。出台《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实施方案》,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干部常态化深入新生班级、宿舍、活动现场,了解新生学习生活适应情况,听取工作有关建议。组织多场新生专场“书记下午茶”“校长午餐会”,校领导与新生代表共话新生活、新目标,寄语全体新生“迈好第一步,启程新时代”。组织辅导员、班主任深入新生中间开展“一对一”深度谈话、调查摸底,开展针对性帮助。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向身边楷模学习氛围,启动“青春与祖国同在 梦想与时代同行”主题宣讲,在校园内主干道沿途设置“优秀学生道旗”,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潜移默化激励新生。加强新生安全教育,实行校院两级联动,完善“每日自检——每周汇报——每月排查——季度督查”制度。开设形势政策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定期开展新生思想状况调研,扎实开展新生理想信念教育。召开专业介绍会、学者报告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主题讨论会,多层次、分阶段地开展新生专业认知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举办“心海导航”等心理教育活动,教育引导新生健康成长。

  巩固教育阶段突出“导”。将巩固深化工作贯穿于第二学期,着眼于完善新生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因势利导做好个性化指导服务。完善学风建设规章制度和责任体系,开展优良学风创建系列活动。改革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学业管理联动平台,建立符合多元成长、个性发展的学生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协调机制。加强对新生心理问题的甄别与指导,重视疏导大学生因人际关系和学业困惑带来的困扰情绪,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心态。推进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在开展专业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招聘会、开展职业规划比赛等,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启蒙教育。出台和修订《明德奖学金评选办法》和《博学奖学金评选办法》,结合班级评议、调查、辅导员走访等方式,依托网络平台大数据,动态核实特困生资格,开展精准化资助。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高计划,通过诚信、感恩、心理健康、暖心和励志五项教育和“微心愿”接力资助,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上一篇:河北省认真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